家人、醫療團隊和病友的鼓勵,是癌友抗癌路上的三大支柱。
「當我們把手伸給上帝時,祂就不會輕易放開我們。」四年內經歷兩次乳癌侵襲的病友石富媚,面對疾病和治療的折磨,憑著一股內在強大的力量,讓她即使身處黑夜裡,依然可以看見生命的曙光。
她將罹癌的心路歷程寫成文字,獲得今年乳癌病友協會「活得漂亮,過得精彩」徵文的首獎。
乳癌是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第一名,每年新增約1萬1000多名乳癌患者。乳癌的五年平均存活率雖有87%,和歐美國家不相上下,但仍有少數患者會面臨復發的恐懼。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菊秋表示,根據國際抗癌聯盟(UICC)統計,未來十年間,全世界將新增600萬名的轉移性乳癌患者。而乳癌復發患者,心理壓力往往比初次得知罹癌還大,因為沮喪憂鬱的情緒可能更為嚴重。幸而醫療技術日新月異,乳癌已是慢性病化,因此除了活得久,活得好也是重要課題。
不少人感覺台灣的乳癌患者似乎愈來愈多,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外科教授黃俊升說,這是因為過去幾年國健署推廣乳癌篩檢的成效不錯,以致檢查發現許多早期患者,乳癌發生率才逐年提高。過去乳癌0期篩檢率僅有個位數,現在是16%;第一期、第二期的篩檢率也都有31%;第三期則是14%。其餘6%的第四期患者,較為不幸,因為癌細胞已移轉擴散至骨頭、肝臟和肺部等其他器官部位。
好在,治療乳癌的武器不少,除了傳統的手術切除、放療、藥物治療外,現在又有一種口服新藥mTOR抑制劑,可有效延長晚期乳癌患者7個月存活期。
黃俊升醫師表示,一般治癌目標是將癌細胞趕盡殺絕,但晚期乳癌很難把癌細胞消滅殆盡,僅能與其和平相處。由於化療的副作用較大,不少人會掉頭髮,發生噁心嘔吐、口腔黏膜潰爛等不適。為顧及患者的生活品質,美國癌症治療最新指引,也建議可先施用抗荷爾蒙藥物,若三種藥物都無效,才轉入化療。台大研究發現,mTOR新藥對於荷爾蒙受體為陽性的移轉性乳癌患者,是毒性較小的治療方式。這個新藥非常昂貴,一天需5000元,但9月開始健保已給付。
「移轉性乳癌不等於被判死刑,」黃俊升醫師和乳癌病友協會共同為病友打氣。他們強調,病友除了要和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更要放鬆、放寬心情,讓情緒也有好品質,心理健康,才能面對生命中的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