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2015臺北設計城市展邀請來台演講的設計振興會事業部部長矢島進二,在演講中與民眾分享榮獲「日本優良設計獎」的種種作品巧思,主要向民眾傳達「設計不只是製造美麗的物件,更是讓人活得更幸福的生活提案」之理念。
由日本設計振興會所頒發的日本優良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素有「東方設計奧斯卡」之美譽,每年都會頒獎給在經濟、產業、文化等面向上具有社會意識的設計作品。設計振興會事業部部長矢島進二指出,這些作品未必是商品,也可能是制度、計劃,或者大眾服務。他們的共同特色在於能夠解決特定社會問題,或者提出新的思考方式,也就是所謂的「社會設計」。一起來看看這些得獎的設計當中蘊涵著哪些巧思:
一、空間活化
1.老屋再造Share House、Share Office
日本近幾年相當流行老屋翻新,無人居住的老房子,經過整修之後可以做為年輕人合租的Share House,或者是新創事業一起租用的Share Office。這類型的案例如位於東京中野的老屋建案「わの家 千峰」,原本是昭和時期建造的老房子,已有80年以上的歷史,經過整修後空出了6個可出租的空房間,但同時仍保有日本昭和時期的木頭地板、榻榻米、紙門。若是三五好友合租,可以坐在房屋中央的露天木棧板上吃吃喝喝,圍桌談心。房間的租金約為6萬5千到6萬8千日幣左右,以東京的物價來說算是經濟實惠。
わの家千峰 介紹
2.寺咖啡
寺廟是日本最具特色的文化傳統之一,在古都,甚至有句俗話叫:「廟比便利商店還多」。因為寺廟太多,有些人就有了把寺廟改建成公共集會場所的想法,例如在寺廟裡開咖啡館,來訪的客人可以喝茶賞櫻,把嚴肅的廟宇變成舒適的聚會空間。
OTera Café 介紹
二、人與土地
1.東北飲食通信
買雜誌送贈品不稀奇,但如果是送真正的食材呢?這本名叫《東北飲食通信》的雜誌是一項地方再造計畫,雜誌的創辦宗旨是連結東北的農家、漁夫和城市的居民,藉由贈送真正的食材,讓消費者可以知道生產者是懷抱著甚麼樣的心情,去栽種、捕撈,把食材送到人們的餐桌上。這本月刊的活動推出後大受歡迎,全國現在已有20個類似的計畫,從北海道到四國都有。
東北飲食通信 介紹
2.一起動手做咖哩
咖哩是日本的國民美食,這項名為「Curry Caravan」的計畫,就是藉由咖哩飯建立起社群的連結。活動團隊走訪日本全國各地,去尋找當地才有的特殊食材,和當地人一起做咖哩飯,做好之後,大家一起充滿期待的享用。一起吃飯的同時,人與生產者,陌生人之間也產生了新的羈絆。
三、生活方式
丸之內朝大學
早起不是老人的專利,一天的挑戰,就從早上7:15開始。丸之內朝大學位於東京的金融商業區,是個早上7點開始的大學,鼓勵人們利用上班前的一小時早起學點東西,課程內容五花八門,例如心理學、算命、烹飪、音樂劇鑑賞等。提倡早起不只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早起的人多了,也會讓通勤的人潮得到舒緩。
丸之內朝大學 介紹
四、交通
慢慢開的計程車Turtle taxi
誰說搭計程車一定要搶快?日本神奈川縣一家計程車公司推出了「慢慢開」服務,老人、孕婦或者其他在意安全更甚於速度的客戶,上車後就可以按下「慢慢開」按鍵,讓司機放慢行駛速度。這種慢速行駛的計程車有個商標叫「Turtle taxi」,看到烏龜標誌,大家就知道車裡有位注重交通安全的駕駛,可以安心搭乘。
Turtle Taxi 介紹
五、災後復興
1.櫻花線
311大地震後,日本許多土地日漸荒蕪。為了不讓這些地方成為人跡罕至的鬼城,NPO在海嘯侵襲的地方推動種植櫻花的活動,稱之為「櫻花線」(Sakura Line),不只推動觀光,也讓當地人知道該地曾經發生過海嘯的災難。
2.修補回憶的相片
311大地震引發的海嘯沖散了許多家庭,不少被沖上岸的照片找不到失主。當地志工於是發起活動,把被沖散的75萬張照片蒐集起來清洗乾淨、掃描成檔案後上傳網頁,號召主人們來認領。這個計劃的宗旨是:「雖然海嘯奪走了很多東西,至少有回憶可以留下 來讓大家可以放在手邊」。
修補回憶的相片 介紹
【想知道更多「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資訊,可至:官方網站//臉書粉絲團 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