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不計通勤車需求 北市停車位即短缺14萬位

北市民面臨無「位」的掙扎

李建興
user

李建興

2015-10-20

瀏覽數 19,550+

不計通勤車需求 北市停車位即短缺14萬位
 

台北市停車空間嚴重不足,市民一位難求外,還要提供每天數十萬的通勤車停放,這不但讓巷弄內違停事件頻傳,車位也直飆天價,人人都在面臨無「位」的掙扎。

台北市2013年家庭收支調查資料顯示,全市「有車家庭」僅有24%有自有車位,另有26.8%車位是租借而來,換言之,有近一半家庭並沒有停車位,其中,無停車位比例最高的是在北投與南港地區,買了車卻無車位可停,超過6成。

事實上,據交通部統計,今年6月台北市各類汽車登記總數高達79萬5102輛。不過,公家與私人的汽車位總計只有65萬2640個,也就是光台北市民車位的「剛性需求」就短少了14萬個車位,更遑論要容納每天數十萬輛的通勤車輛進城。

另外,北市近幾年,小客車新增掛牌數平均每年為6~7萬輛,這使得早已捉襟見肘的車位,雪上加霜,進一步推升停車位租金和售價都同步上揚。

 信義房屋統計實價揭露,去年1月至今年9月的車位行情,台北市一個平面車位至少在200萬元起跳,全市均價為230萬元。

12個行政區中,較低價的區域如北投、內湖、文山與大同區,平均站上200萬元大關。而最高的在大安區,一個平面車位的價格約為320萬元,是大同、北投和內湖的1.6倍。

不過令人懷疑的是,根據研究,民眾在外停車所需的「公共停車格」,合理供給量應該是該地區車輛登記數量的15%至20%,達到這項標準較能消化臨停需求。若以此檢核北市去年狀況,各行政區皆符合。公共汽車格看似充足,不過為什麼民眾依舊無感?

台北市停管處解釋,這是因為路邊停車格長期遭占用;另外,許多公有停車場月票車的比例過高,壓縮到臨停需求。

機車方面,也有嚴重的缺位狀況。截至2015年6月,北市共登記97萬8777輛,然而公、私機車格的總和僅69萬5810個,短缺高達28萬個。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許多人若找不到車位,可能貪圖方便而將車輛違停在紅線區或併排停車,形成交通問題。

據台北市2014年統計,141萬7304件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中,就有高達47.4%為「不依規定停車或臨時停車」,第二名的「違反速率規定行駛」僅佔21.3%,顯示違停已是北市主要交通問題。

以台北市政府今年2月至4月公布的「十大違停熱區」,以東區商圈違停最為嚴重;小吃店、夜市附近也是違停件數高的區域。交通局也觀察到,遭檢舉的違規案件,多因民眾短時間購物,不願花時間尋找車位。

 另外,截至今年6月,台北市18萬1948個路邊機車格中,94.5%的停車格為免費,這也是讓機車長期占據公共車位的一大主因。

也因此,柯文哲上任台北市長後,3月祭出「路邊汽車格全面收費」的措施,希望符合使用者付費的原則,避免民眾長期占用免費停車格,影響臨停需求。此外,也向日本看齊,7月19日拋出「買車自備車位」的最終目標,為解決路邊停車格遭占用的,「汽車格全面收費」的政策年底上路,而目前路邊汽車格收費已完成61%。

北市今年12月底以前規劃完成巷道既有停車格收費,未劃設格位則併鄰里交通改善整頓劃設格位後收費,可能讓停車位的需求增加,未來有機會反映在車位的租金與售價上。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