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全球股災,從歷史中找到答案?

證交所前董座薛琦,分析股匯市震盪

彭杏珠
user

彭杏珠

2015-09-07

瀏覽數 30,150+

全球股災,從歷史中找到答案?
 

8月11日,人民幣重貶,當天各大網站即時新聞標題,不是「人民幣創史上最大貶幅」就是「人民幣一次貶值近2%」,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造成全球股匯市大震盪,台股幾天內也跌破8000點大關。

部分台股投資人不僅驚慌失措,認賠殺出。台灣還有一個重災區,就是投資人民幣TRF(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受災戶,估計高達千名以上,虧損金額至少千萬台幣起跳。

這次全球金融市場短暫的大震盪,幫投資人上了寶貴一課。其實多數人都健忘了,過去的歷史早就給了答案。

《遠見雜誌》特別專訪台灣證交所前董事長、世新大學經濟系講座教授薛琦,他從過去的歷史軌跡中,早就預期到全球股匯市的震盪,並提供寶貴的經驗供投資人參考。

以下即是第一人稱的專訪摘要:

人民幣從8月11日急貶三天,我一點也不意外。因為人民幣早在香港就有境外交易,原本匯率就會變動,8月11日前,香港的境外中心已反映出人民幣被高估的事實,貶值是早晚的問題。即便後來貶值達到3%,還是有人認為貶值幅度根本還不夠。

這次人民幣貶值不是神來一筆,不難理解大陸央行背後的原因,想藉此改革金融,朝向機動利率。當匯率波動的幅度放大後,一天升貶個一角、五分錢,讓投資人適應匯率的變動,難以猜測到匯率的走勢。

過去投資人都看升人民幣,是因為中國大陸是貿易順差,現在貿易順差已經降下來了。這些年來,美國盯緊人民幣,就跟80年代,盯住新台幣的情形一樣。1985年台幣從40元一路升值到25元才停下來,升值幅度達到60%。

當時新台幣升值如此之大,卻沒有變成大新聞,是因為新台幣每天升值個幾毛,並不是「跳躍式」一次升值的狀況。這種緩升的方式,對經濟基本面不會帶來立即衝擊。

但這次的人民幣貶值不同,原本也可以跟台灣一樣,每天貶值一點,缺點是要花多少時間才足夠?台灣升值60%,是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

至於人民幣是否還會繼續貶值?必須觀察大陸的出口情勢,如果出口沒有好轉,內需市場還是起不來,就只剩下一條路,就是貶值。不過以目前情況來看,人民幣大概會穩下來,在區間波動,因為大陸央行也明確表示:今天的開盤價就是昨天的收盤價,這就是中心匯率,已經講得很清楚了。

過去幾年以來,美國一直認為人民幣被嚴重低估,多次促使人民幣升值,導致投資人也預期人民幣會升值,並預測會升值到哪裡?以致於這次出現跳樓式大貶後,造成許多受災戶。但是各國央行本來就不想讓投資者只做單邊(升值或貶值),如果將外匯看成股市,就像股價隨時都會變化,是很正常的,股匯市不可能永遠漲不停、永遠升值。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現在投資人到底要擁抱人民幣還是美元?看需求與動機,投資有輸有贏,股票有人做也多有人做空,以現在人民幣的跌幅來看,也有人認為是可以進場的價位。

這次全球股市大跌,跟人民幣急貶確實有關,不過從歷史的發展軌跡來看,一點也不意外。因為美國股市從未有維持那麼長時間的榮景過,從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至今,全球經濟景氣到達頂點,各國股市都頻創新高。

以台股為例,過去10年的均線是7800點,這三年更從7000點漲到近1萬點,

其實投資人心裡都有數,股市確實到高點了,好像都在等待某件事情發生,剛好8月11日人民幣急貶,變成大家害怕的「黑天鵝」。其實,只要投資人開始疑神疑鬼時,不要說出現黑天鵝,只要來一隻灰天鵝,也會嚇死你。

過去台股也曾從8000點跌到4000點,民眾似乎都健忘了,股市本來就有景氣循環,何況現在都還在10年均線以上,這次股市下跌,並不意外,也無須驚訝。

其實,全球經濟上上下下,或是成長速度放緩,都是自然的經濟法則,沒有人可以扭轉,也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長期位於高點不動,例如中國大陸也不可能永遠保8、保7、保6。投資人只要冷靜回顧歷史,對這次的股匯市震盪就不覺得意外跟害怕了。

正因為現在全球經濟表現還位在10年均線以上,根本不能叫做Recession(衰退),預估以後幾年都不會太好,還會慢慢往下走。因為目前還看不到一個帶動或牽引的力量,可以讓全球市場動起來,由於產業發展動能不足,預期全球經濟還會繼續往下走。

其實,投資人只要記取歷史教訓,就能知道何時該進場、出場?理性的投資人不會想賣到最高點,也不會想買到最低點,當菜籃族、計程車司機、擦鞋童都在談論股票時,就是該下車的時候了。

全球股災,從歷史中找到答案?_img_1

(台灣證交所前董事長、世新大學經濟系講座教授薛琦。蘇義傑攝)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