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自由‧公義‧效率-談私有化的趨勢

劉述先
user

劉述先

1993-04-15

瀏覽數 13,500+

自由‧公義‧效率-談私有化的趨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3 / 5月號雜誌 第083期遠見雜誌

未來的世界要往怎樣的方向走?

現在的世界潮流是儘量減少政府的控制,而走向常識與自由。私有化正是這個潮流的一部分,對於貨品的製造與分配,要依賴私營的誘因來產生更大的效能,以滿足民生的需要。

一九八七年,雷根總統指派了一個委員會研究私有化的問題,主席是現在已由伊利諾大學退休的林諾維士教授。這個委員會的報告「私有化,走向更有效能的政府」已經在一九八八年呈交上去,以後又濃縮成為一篇文章 「私有化的未來」,刊載在Phi Kappa Phi榮譽會學報--《國家論壇》一九九0春季討論私有化問題的專號上。

私有化才能解決問題

林諾維士指出,委員會一致的結論是,只有私有化才能解決美國社會所要面對的問題,而它包含了三個重要的面向:

第一,由於政府不能網羅各界的人才,所以必須與民間簽訂契約,讓他們發揮創造力,來幫忙解決有關醫療、教育、貧窮、交通等棘手的問題。政府的結構老大,人員冗雜,四分之一在做與民間一樣的業務,而效能遠遜。只有乾脆把這些裁減掉,專心做政府該做的事,才能變成一個更有效能的政府。

第二,必須依賴政府服務的顧客應該給予他們選擇的機會。舉例說,公營的學校、醫療服務,以及公屋計畫,都弄得一塌糊塗,主要就是因為缺少市場競爭的緣故。佛蒙州的辦法是把教育津貼發給中學生,讓他們自已去選學校,結果就好得多。同理,不應該強邀民眾去住廉價公屋,而應該發放房屋津貼,讓他們自己去找合適的住所。

第三,政府不該做營利的事業。舉例說,政府不該直接借錢給老百姓去買屋、辦農場、交學費、做生意,而變成二千五百億的大債主,這些業務應該交給銀行去做;政府也不應該擁有油田,做生產石油的生意;公家既浪費且無效率,沒有理由插手應由民間去做的業務。

然而,除了以上這些指導性的原則之外,卻不能不同時注意到,政府必須盡到自己應盡的職責。首先,政府要負責制定政策,維持標準。譬如說,導航可能交給民營去做,但聯邦航空行政都仍然必須繼續制定政策與維持標準。

其次,政府必須照顧到人民不斷變化的需要,而不能只是局限於缺少彈性的意理之內。變化可以採取漸進的方式,先從必要的做起,然後做可能做的,最後連不可能的都做得到了。

以美國當前的情況來說,像郵遞服務有許多方面就亟需私營的參與。一九七九年快遞函的限制取消了,好多家快遞郵件服務公司立即有戲劇化的成長率,現在公營郵局在這方面只有百分之十二的生意,而服務的質素提高了,郵資反而減低了。這就是因為有了競爭的緣故。

其實私有化絕不只是美國的趨勢,英國、法國、意大利、日本、智利、烏拉圭,乃至一些非洲國家都在把國營的事業轉讓給私營,這是個世界佔的趨勢。國有化和過多的管制都收不到效果,應該讓商業起帶頭的作用,而這樣做反而促進了國家的利益,注入新的活力,改善社會的服務。

促成私有化運動的因素

沙瓦士進一步分析私有化做為架構改革的策略的問題。他認為世界私有化運動是由多方面的壓力輻湊起來造成的,大致可以歸納成為四個方面:

一、實用的--目的是追求更強、更健康的經濟。政府的花費愈來愈大,公眾對於高稅率的抗拒也愈來愈大,那就得謀求對策來解脫困境。一種常用的手法是簿記的方式,使得收入和支出看起來差距並不是那麼大;另一種方法是借更多的錢來彌補開支;但這樣的手法,遲早不免碰壁,剩下來的選擇不外二途,減少政府的活動,或者提高政府的效能或創造力。

很自然地,受益人會反對政府削減服務,表面上看來,增加政府的效能是政治上比較容易接受的出路。於是政府採取了各種改組的措施,然而實際上和收效甚微。

二、意理的--目的則在於限權。大的政府對於民主形成威脅。政府支配的錢愈來愈多,離開民眾的實際需要反而愈來愈遠,卻又無所不在,這會導致自由與人權的喪失,即使在所謂民主的社會也在所不免;而且能夠得到多數支持者就可以利用政府機構來壓制少數派,使得公義與平等也受到威脅。

同時,政府變得愈來愈龐大,也就會變得愈來愈沒有效率。自由、公義、效率三者都是重要的,政府的作用是在三方面覓取平衡,而太多的政府干預都對它們都造成危害。同時現代人並不那麼信任政府,要是犧牲了自己的權益都什麼都拿不到,只換來一個大而不當、浪費無能的政府,信心危機乃可以造成極為惡劣的後果。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三、商業的--目的是在經濟上得到更大的分潤。他們的想法其實十分單純。政府花很多錢,用來付雇員的薪水。而他們做的事其實都是例行的商務活動,諸如建築物、車、船的維修,打字、蒐集資料;處理保險事宜、通知付款;收垃圾、修道路之類。這些都與管治無關,故應立法不許政府與民爭利。事實上私營的商業做得更好,還向政府交稅。

除了這些以外,還有政府的大額投資計畫,如造路、橋、監獄、污水處理廠、轉廢料為能源的工廠等,都可以交給民營來做。尤其在政府財政拮据的時候,民間籌款舉辦實業乃變成了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可能性。有些國家把國營事業賣給私營,背後的理由是一樣的--賠錢的事業可以改進變成賺錢的生意。其實所有國營事業,像工廠、礦、油田、交通、訊息系統、銀行、林地、空地,都可以考慮轉交私營。

四、悅民的--目的是分權給民眾。他們反對大政府、大企業,而主張把權交給地方,交給民眾。舉凡大機構,不論是政府或私營,都無可避免地會變得體制化、官僚化、專業化,罔顧老百姓的利益。 現在的公營服務事業根本就不給人們任何選擇,地方社團則不應該讓遙遠的官僚機構來決定其需要。我們的家庭、鄰居、教會、種族性與職業性的社團必須發揮更大的作用,才能產生健康的社團意識。大的政府機構像教育部、住宅部等變成了專橫的官僚機構,而特殊利益集團可以利用這些政府機構把他們的價值強加之於眾人之上。

只有不把多元化的小團體組合扼殺,各種利益互相均衡,才能讓自由、公義、效率得到一個適當的比例。權力必須分散,選擇必須增多,才能形成一個更好的社會。

放棄、委託、轉移

至於私有化要怎樣進行呢?大體上有三種技巧,所謂三個D,即Divestment(放棄)、Delegation(委託),與Displacement(轉移)。

首先,政府可以主動地放棄一些活動。譬如說,政府可以把運輸鐵路賣出去,不論是賣給一家公司,或者是發行股票賣給公眾。政府也可以把一些公營事業送出去,譬如英國鐵路把英倫海峽的飛翼船服務完全送給員工自行經營,就免得老要用公款去貼補這項服務。最後,太不賺錢的事業也可以破產,把資產變賣,無須死撐下去。

其次,政府也可以把一些活動委託給私營去做,而只保留監管的責任。政府可以招標,與民間簽約,讓他們作某一種的服務。政府也可以通過招標,把特許權給予某些機構,讓他們作巴士、計程車、電氣、煤氣、水、電信一類的服務。

政府當然還可以把辦公室租賃出去,這其實是特許權的另一種方式而已!政府有時可以發憑單給顧客到市場去選購食物、住所、教育、保健、交通一類的服務。政府還有一種辦法,就是提供補助,讓私人來作一些活動,其實這也是提高政治影響力的一種手法,所以常常被政客所利用。

最後,政府可以採取消極的手段,讓民間逐漸取代政府的服務。舉例說,公家的網球場維修得不好,就會漸漸被私家的網球場所取代。甚至警察也可以雇私家的,部分地取代了警察部門的業務。另外就像道路、橋樑、下水道等都可以讓民間集資來經營,取代政府的差勁的管理。

有時政府部門管不了那麼多事務,就可以與私營合作,讓他們提供服務。譬如像無家可歸者的庇護所的安全問題,一般警察不願過問,就可以請私營的護衛來照管。這樣政府機構就無須因過分擴張而腫脹。

同時政府常常有一種獨占壟斷的傾向,故此取消管制也變成了私有化的一種方法,這樣民間就可以挑戰政府的壟斷行為。譬如開放快郵,不再禁止私營公司把信放人收信人的郵箱,快郵公司就如雨後春筍一樣地生長,搶去郵政局的生意。

模糊的管制界線

基本上我是贊許私有化的趨勢的,否則我就無須花許多時間和精力來介紹這一個專號的內容。

少年時我也相信過社會主義的理想,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但隨著歲齒的增加,這才逐漸體悟到,崇高的理想缺乏制衡的機括只能夠產生新階級的現象,而私產的擁有恰正是人權的最佳保障,法治的施行才能使得我們享有自由,它與胡作非為的失序狀況並沒有任何關連。人生活在一起就必須自我限制,作出某種犧牲,才能夠換取憲法上所規定的那些自由。

米勒認為政府的功能是主管國防、立法管制暴力、欺詐以及其他罪行,執行法律,並救濟社會上有需要以及傷殘的人士;但不應該涉足商務,與民爭利。由這個角度來看,並不是不需要所有的管制,只是不需要不必要的管制罷了!在應該私有化的範圍之內,就應該儘量取消管制。但是某些範圍之內都是需要管制的,然而在公私之間要怎樣畫分界限,卻並不是那麼清楚明白的。

世界如今正在走進一個全新的時代。蘇聯與東歐已坦承集體主義的經濟是行不通的,但如何轉注市場經濟仍是一個極端複雜並可以產生嚴峻的後果的問題。

部分的原因在,所須面對的並不單純是經濟問題,同時還牽涉到政治制度的改革、思想方式的改變,以及生活習慣的轉變。長期接受上面指令行事的人,是很難一下子變成樣樣爭取主動的人的,而既得利益者也是很難樂意放棄自己一向享有的特權的。

但世界的轉變的巨輪是不可能叫它停止的,我們得仔細認取未來的大趨勢,根據自己的情勢,找尋因應之道,而不能盲目引進外來的東西,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我們自必須參照先進工業國成功的經驗,但最重要的仍是先要找到自己的問題,然後對症下藥,才可以收到真正的成效。

(劉述先為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