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李登輝成為真正的李登輝。
他不再只是「李俞」、「雙李」、「李郝」體制的二分之一。接掌國政五年多後,他終能順心遂意揀選了愛將連戰出任閣揆;許多人略帶遲疑地說起「李連體制」,隨即改口「其實,也就是「李登輝體制」。」
李登輝與連戰,其實非常相像,也非常不同。相像之處使兩人同質,相異之處則讓彼此相容。未來三年多,「自有定見」的李登輝總統必將透過溫和平緩的連戰,逐步完成自我實踐;而當初排拒萬難執意任命連戰,正顯示出李登輝貫徹個人意志的強烈決心。
布衣出身的李登輝,飽受西洋和東洋教育洗禮,流露出智識、品味和人際偏好上的貴族氣息。他崇尚知識學理、重視高學歷、熱愛繪畫音樂、高爾夫,不像蔣經國總統當年好與市井小民結交,李登輝的民間友人多是學界菁英或商場聞人。
而連戰正是天生的、而非學習來的貴族。他擁有龐大的政治、經濟遺產和傑出的學歷,恰是李登輝頗為認同的特質。
更不必說,兩人同為台籍背景,早年獲拔擢參政時,具有高度象徵意義;當前本土意識激漲時,更產生實質的主導作用。
不過,多數政壇人士相信,剛柔互濟的個性才是李連二人「共結連理」的觸媒。
回想過去李郝共事三年多,府院之間不斷傳出責怪對方固執己見、越權掣肘的抱怨聲,一次次的嫌隙造成無法跨越的鴻溝。無怪使命感強烈、權力意識執著的李登輝,面對僅餘三年多的任期,急於尋找一位如臂使指的執行長,完成他胸中早已繪成的治國藍圖。
腳踏車哲學
連戰出身政治世家,深諳中國為官藝術。政界多年來流傳著他父親連震東傳授給他的「腳踏車哲學--頭要不斷點、腳要不停踩」,連戰本人和幕僚否認此說,但多位與他共事過的人士都同意,連戰作風內斂沈穩,無大錯無大好,尤能尊重配合長官指示。
譬如,民國七十七年,連戰由行政院副院長轉任外交部長,外界普認為是「降調」,但事後證明,李總統將連戰送上了外交突破的「順風船」,拋除外交禁忌後,接連與五國建交復交,也為連戰平平的從政生涯掀起高潮。
外交部人士透露,當時總統經常邀連戰到官邸談論公事,而幾度總統親信親訪外交部後,隔天即有重大新聞發布,顯見連戰確是李總統務實外交理念的「落實者」。
月球本身不發光,但經反射太陽光後,成為夜空中的最亮。李連二人如今再度搭檔,掌控黨政軍三大資源的李登輝自是那炙熱的光源,連戰就是承接光芒的月亮。
排除理念、個性相扞格的郝柏村勢力後,李登輝大展身手的時刻終於來臨。前總統府發言人邱進益即指出,未來三年半,李總統將全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務實外交。
內閣改組後,大陸事務主管部門的人事重組即為一例。李登輝身邊的邱進益和焦仁和分別被派至海基會和陸委會,加上原即屬李登輝班底的陸委會主委黃昆輝,顯而易見李登輝將全力主導大陸政策。
一位熟悉兩岸關係的學者也預測,不同於郝柏村系統忌憚動輒被冠上「賣台集團」、「吳三桂」,李登輝並無這種顧慮,將可放手一搏,正如當年只有反共的美國總統尼克森與中共展開正式接觸,才不會被人懷疑「出賣美國利益」。
郝柏村在立法院和總統府的腹背壓力下,憾然離開行政院。如今連戰雖有總統鼎力支持,許多人仍不免懷疑他是否能抗衡重炮雲集的立法院,甫卸任的郝柏村即曾私下對連戰充當「炮灰」表示同情。
順著既有政治生態運轉
國民黨的元老立委謝深山,遠望著台上慢條斯理回答問題的連戰說,立委最愛和如林洋港般雄辯滔滔的官員鬥上,「碰到連戰這種人,就沒輒了。」
連戰在閣揆資格審查會上,對於衝著他家財、私德而來的各種尖銳質問,避重就輕,實問虛答,甚至將敏感話題留在麥克風消音後答覆,即連聲勢咄咄的新國民黨連線立委也只能氣得跳腳,莫可奈何。
一位資深黨政記者則指出,連戰六年交通部長任內,未爆發過重大弊案,在中興新村與省議員也處得尚稱融洽,主要因為他懂得「順著既有的政治生態運轉,不破壞各利益系統的遊戲規則。」
更有瞭解高層政治運作的人士直言,「政治就是妥協」,行政院握有如六年國建的龐大資源,立委若對行政院一味杯葛,「也會自斷生路,」連戰不致於擺不平立法院。
「用連戰的最高明之處,在於支持他的財團能操控各黨派的立委,」一位熟悉立院生態的報社主管說。無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立委,幕後可能都是同一批金主支持,都免不了壓力。一位新國民黨連線的幕僚即透露。即連選舉時支持他們的外省籍企業家,如今都以「安定、安定」來勸服他們。
與郝柏村的境遇大異其趣的是,連戰雖遭非主流派杯葛,卻頗獲民進黨的善意待遇。本省籍的他接任閣揆,原本可以除去省籍魔障,還原責任政治的其面目,但民進黨立院黨團召集人施明德略帶無奈地說:「正因為他是台灣人,所以「李登輝情結」又轉嫁給他。」
民進黨立委陳水扁也透露確有「選民壓力」,「以前反對郝柏村不全是為了省籍,如今有些選民反而只因連戰是本省人,就要我們支持他。」
除了幕後金主運作和省籍情結等因素,民進黨也一再強調,支持李連體制是為了「急著結束舊時代,清除舊體制殘餘。」民進黨主席許信良即認為,相較於「李郝」,「李連是較進步、較能感受社會脈動的組合。」他表示,意識型態不再是兩黨間的主要歧異,今後將是「新問題的競爭」,雙方在社會福利、經濟發展上一別高下。
新「肝膽相照」
前後三任閣揆與李總統皆不歡而散後,政壇人士大都預測,完全經「自由戀愛」而成的「李連結」將維持較長的蜜月期,也會是安全感較強的組合。過去為鞏固權力而採的某些排除異己手法,或許將有所轉變,內閣新名單中幾位形象較清新的人選即頗獲好評。
不過,正如陳水扁所言:「在所有不好的體制內,李連體制運作上稍微好一點,但仍不合憲。」
的確,權責不清的體制問題,才是府院互動中時隱時現的病因,李登輝、連戰間的親善互信,只是一劑強力特效藥,並無根本療效。就在三年多前,李郝之間不也曾宣稱「肝膽相照」?
「總統制?內閣制?」這是憲法專家爭論不休的題目。現實中,行政院長法律上要向立法院負責,政治上則要爭取總統支持,修憲後大權在握的總統也無人可直接制衡。
朝野立委擔憂的是,倘若連戰果真扮演「總統執行長」的角色,立法院中將充斥著「誰該為決策負責」的追究聲。一旦連戰無法或不甘承受巨大的民意壓力,與總統間即可能產生矛盾。
甚至有位學者半調侃道:「如果讓連戰當總統,李登輝當行政院長,最合內閣制精神。」
儘管立法院無從直接挑戰總統,目前立委間卻不乏「修理連戰就是修理李登輝」的聲音。過去郝柏村曾經必須在盾牌保護下發表施政報告,提名他的李登輝卻能「不沾鍋」似地聲望未受大損,今後恐怕再難有此優勢。
新國民黨連線已申請成立政團,將在立法院發揮新的制衡效果。民進黨和連戰雖有一段短暫的蜜月,但國民黨立委高育仁指出,民進黨目前在國民黨流派之間遊走分化,到了下半年縣市長選舉臨近時,又會恢復反對本色,因為他們目前心懷「取而代之」之願,早已不甘只是制衡角色。
台灣的新隱憂
社民黨立委朱高正指出,更值得關注的是,李連各有人脈和利益系統,但政經大餅有限,一旦雙方在人事或經濟資源分配上有所衝突,摩擦即可能出現。
去年二屆立委選舉,選民用選票清楚傳達了憎惡金權政治的心聲。
如今李登輝提名既富且貴的連戰出任閣揆,並迴避外界對其龐大家產的質疑,工商業界則額首稱慶;許多人擔心,繼省籍隔閡後,貧富階級對立會是台灣的新隱憂。
向以「政通人和」著稱的連戰,能否避免「財通人和」?否則在祥和的表象下,多少國家資源將悄然流失?
二月二十七日,新舊任閣揆交接後,郝柏村在部屬和民眾的簇擁歡送下離開行政院,鮮花、國旗、歌聲,場面之熱烈前所少見。遠或許是郝柏村個人政績和魅力所致,但在場所有人的心中必也明白,俱往矣,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李登輝加連戰,是台灣新社會的開始。新舊交替時,有人振臂歡呼,也有人黯然神傷。但唯有當新來的是一個更公平合理、是非分明的社會時,為排除舊時代所付出的種種代價,才算有意義,
彭明敏:不會有尖銳對立
連戰出任行政院長,有人說代表中生代或是本省人出頭,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教育文化背景與前任不同,至少是受過現代教育的,懂得什麼叫民主、人權、自由,不像過去那種宮廷式的文化。
李登輝過去與李煥,郝柏村就是文化不同。李登輝受日本教育,日本文化的好壞他都有,講話不懂藝術;李煥、郝柏村則很懂中國功夫,李登輝不懂,也不喜歡。他與連戰同樣都受過西方教育,自然會選擇與他同樣想法的人。
連戰很有錢,但不能說他就會走錢的路。美國甘迺迪參議員也很富有,但在議會中最能為勞工和弱勢團體說話。是有金權政治的危險,但輿論要多提醒他。其實國民黨本身就是一條大金牛,整個社會的經濟結構都要檢討。
李登輝的立場有點雙重,他是國民黨主席,又希望做全民的。超越黨派的總統。他的黨性沒那麼深,對反對黨也沒那種對立心態。
李連兩人將來的關係,大家不致天真得認為一定沒問題。但兩人背景較相近,也會較警覺,應該不會發生太尖銳的對立。
(林蔭庭採訪整理)
朱高正:六個月內準鬧翻
依我看,李登輝和連戰六個月之內會鬧翻。
李登輝在蔣經國逝世前,也表現得非常卑微謙虛,但接任黨主席和總統後,完全變個樣。連戰不是民選的,也非靠傑出能力當上行政院長,親在當然需要李登輝拉拔。但他也是人,也需要自己的一片天空。
以後連戰每天都要面對立法院,國民黨內部要求民主化聲浪愈來愈高,李登輝的真面目也愈來愈多人知道,他倆之間會出問題。過去李登輝與三個閣揆都處不好,如果連戰又和李處不來,大家比較不會責怪他。
比如說,有些公益政策如果李登輝不同意,連戰又得承受立法院壓力,兩人就會有摩擦;或當經濟利益有限,而連戰無法滿足李系人馬的需索時,兩人也會出問題。人事方面也一樣,如果總統府為了酬庸,塞太多人到行政系統來,連戰為了考慮功能性,兩人也會有衝突,何況連戰自己也有那麼多關係。
連戰當行政院長也有其他問題。現在大家普遍希望加強社會安全措施,但他本身從不知什麼叫饑寒,對中低階層不夠瞭解。而且當社會反金權時,一個靠政商勾結起家的長子出任行政院長,實在不適宜。
(林蔭庭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