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是個很充滿倫理文化的領域。公司結合了一群彼此志同道合、出身背景各異的夥伴,共同為理想與目標奮鬥、打拚。因此,在職場的禮貌、各層級之間的相互尊重,就成了在職場上生活的重要學問,一個懂得禮貌與交際的職員,往往更能受到主管、同事們的歡迎。
不管是在工作、會議上,亦或是談案子上,都有許多的禮貌必須注意。《遠見》統計了9大你該注意的職場禮節,避免在小細節上得罪別人,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1、「請」、「謝謝」、「對不起」要掛在嘴邊
這不僅是一般的禮貌,也是職場上最需要的禮節,不管是請坐、請別人幫忙,或感謝他人的意見,亦或是在講錯話、遲到時說的對不起,都是最基本的態度。
當我們用這樣大方、有禮貌的態度示人時,別人會在你身上產生好的印象,自然更願意在工作上給予協助、幫助。如果是談合作案,優良的禮貌會是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2、交換名片時正面向對方,並詳讀對方名片
交換名片時,記得要將名片的正面朝向對方,並且雙手遞送給他,那顯示了你對他的在乎,並且在小細節上有所注意。如果在收到名片的當下,仔細詳讀名片的內容,並繼續詢問相關工作的問題,能幫彼此的距離拉得更近。
如果,你只是收到名片後便離開,對方通常對你不會留下任何印象,那交換名片則失去了意義。此外,名片不能單手遞,更不能收到後便放在屁股口袋,那絕對是最不禮貌的禁忌。
3、他人報告時眼神專注,不要玩手機
在冗長的會議中,相信許多人都有這個壞習慣:別人在講話時大多不注意聽,只是低頭玩手機,期待盡快度過開會的苦悶。事實上,這不只是對發言者的不尊重,往往也會因此心不在焉,疏忽掉應該注意的重點。
講者在台上說話時,他能夠清楚注意到台下觀眾的眼神,當他發現你認真、全心在參與的神情時,是對講者最大的鼓勵,比起其它心不在焉的人,他肯定會對你釋出更多善意。
4、發言時應該起立
當你在台下時被主管點名,你都應該起身發言,以表達對這場會議的重視與注重,除非主管允許員工坐著發言,或討論性質的會議除外。
當然,當有人介紹你時,你也應該起身向大家自我介紹,方便讓大家記下你的臉,以後在工作上也會更加順利。
5、稱謂要注意,避免叫錯引起尷尬
對於他人的稱呼,常因職等或熟悉程度而有所變化。當你與對方還不熟時,最好還是先尊稱某某先生、某某女士。等到再熟悉一點時,也許可以叫對方的名字,(如果他不在意,則可以在名字後方加個「哥」或「姊」)因為這樣聽起來親切,彼此感覺也較為熟悉。
職場上最忌諱的,是叫錯別人的職銜,特別是把對方給降職;其次是過度親暱,在還不熟時便自以為是的稱兄道弟。如果都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對方,可以先觀察同事對他的稱呼,再用該稱謂準沒錯。
6、握手也有學問
當合作談成,彼此相談甚歡,通常都會握手來表示這次的合作愉快。但握手要有學問,除了基本的注意衛生、不要流手汗之外,和異性握手時也絕不要吃對方豆腐;此外,握手時適度給予一點力道,會讓人感受到更多的誠意。
7、不要用手指著別人
請對方發言、或指示下屬發表意見時,切記不能用手直接指著對方,因為這樣不僅不禮貌,而且容易讓人感到不適、不尊重。
8、服裝要得體
如果你參加的是一場重要會議或活動,服裝正式、得體是最基本的訴求,這可以展示自我的專業,還能夠讓大家知道你對這客戶、同事有多麼尊重。
9、不要翹腳
此外,在開會時,翹腳是個很不禮貌、不在乎的行為,那只是顯示你的不莊重與隨便。最重要的,那也對健康不好,會引起血液循環不良、骨盆歪斜等問題。
(圖片來源:thestreet、ukr-china、etiquettebank、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