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政治/自由言論從護憲開始

傅崑成
user

傅崑成

1993-02-15

瀏覽數 10,700+

政治/自由言論從護憲開始
 

本文出自 1993 / 3月號雜誌 第081期遠見雜誌

近讀我國政治學者蕭公權先坐民國三十六年在「大公報」發表之「星期論文」,言及當時社會人士的若干通病,感慨良深。在這篇題為「施行憲政之準備」一文中,蕭氏提到當時社會上一般青年,往往從西方學得幾個名詞,便膚淺而浮濫地運用這些名詞四處批評。

蕭氏特別強調的一點是:許多人誤解「自由主義」,以為「放任」就是「自由」;「簡單的多數決」就是「民治」;往往一昧強調「言論自由」,而不重視「自由言論」的實質。

多數人的謬論,仍是謬論

我尤其欣賞蕭氏引述西儒佛朗士的話說:「七千萬人眾口一聲所發出之謬論,亦終不免為謬論。」

這確是一針見血的批評。這一批評在五十六年後的今日,仍然有效,謹至更值得吾人省思。

毫無疑問地,今天在台澎金馬地區生存的中華民國,正爾臨著社會快速變遷所帶來的重大思想激盪。許多人一如當年的社會青年,在「言論自由」的大帽子之下,庸淺而浮濫地提出反傳統、反威權。反秩序的精彩言論。而社會大眾亦一再失察,有時將這些「精彩的言論」,當成了「自由的言論」,在不知不覺中加以接受。

加以媒體之採訪報導,向以「精彩」與否為取向。於是乎,做秀者日多,「言論自由」日多,而「自由言論」日寡矣。古人有「書生誤國」、「清談誤國」的說法,並非全無道理。

國父孫中山先生當年在革命救國時,即一再強調宣傳的重要,並以「有思想乃生信仰,有信仰乃生力量」的理論,來要求全國人民堅定以「三民主義」為中心的思想,並由此產生推動建國的力量。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由於對這一中心思想的堅持推崇,中華民國不但得以誕生,並且得以掃除軍閥專制的餘緒,擊敗日本入侵者,創造了統一大局。但是,也因為對這一中心思想的懷疑動搖,造成了共產主義蔓延,國家分裂內戰,以致今日統獨爭執,政局失安。

所謂「國者人之積、人者心之器」,除非我們重新在紛亂的言論市場中,儘速找到一個可大可久的中心思想體系,否則國家勢必會遭受到更大的挫折,其結果對全世界任何人都沒有任何好處。

其實,這樣的中心思想體系並非難求,以現代民主憲政社會的眼光來看,那就是本國既存的憲法。

以憲法為中心思想

中華民國憲法是賡續三民主義精神、調和國家政治現實的產物,其形式與內容,較諸世界各國知名憲法,毫不遜色。基本上,確係一民主、法治、人權兼顧之憲法典。可惜復可憾的是,當年迷信馬列的國人,一再背信加以輕忽;目前迷信台獨的國人,又一再蓄意背棄加以羞辱。因為中國人自己的不團結、少數政客的自私短現,竟將恁好的一套基本政治大典,屢予冰藏忽略。

面對這樣的局面,惟有期待多數無私心的知識分子,加緊宣傳,多做研究,宣揚中華民國憲法的文字、實踐中華氏國憲法的內涵。尤其是政府各公務人員,不分文官、武官,在宣誓就職時,既已誓言「效忠憲法,保衛國家」,公務員服務法第一條也有類此之規定,應該率先社會大眾,堅定護衛憲法的決心,一齊來鞏固我們被會上「自由言論」的實質、「言論自由」的尺度。如此,國家社會的團結合作,才能在此中心思想的體系之下,合理實踐。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