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超級電腦當機

酈如丘
user

酈如丘

1993-02-15

瀏覽數 14,650+

超級電腦當機
 

本文出自 1993 / 3月號雜誌 第081期遠見雜誌

全球經濟萎縮?

美國國債日益沉重,經濟尚未復甦?

高科技領域蕭條,電腦業界深受打擊?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嚴重虧損,失去電腦巨人地位?

究竟是那一項原因,迫使超級電腦系統公司Supercomputer System INC,在一月二十五日宣布停業?

一九八七年,當SSI創辦人陳世卿博士,脫離克雷研究公司(CRAY Research)時,超級電腦的世界一片花團錦簇,每年以一八%的速度成長;他本人設計的克雷XMP、YMP繼續為克雷賺進大把鈔票。陳世卿的聲譽卓著。不論在美國、中華民國,甚至全世界,都公認他是超級電腦設計奇才,列名大師級人物絕無異議。

雖然經歷「黑色十月」股票大崩盤的打擊,陳世卿領導的SSI,仍吸引了世界電腦之王IBM的絕大興趣,於一九八七年與之攜手,成為合作伙伴。

由四十五人(多為克雷前工程師)成長為三百二十人,SSI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奧克萊市漢米敦大道上的研究總部,五年多來欣欣向榮,由全美各地雇來各類高科技電腦人才。奧克萊市政府、房地產業者、周邊支持工業及零售商,都因SSI的成長而受益。

一九九二年十月,SS一號雛型研究完成,正式開機;十二月,測試部門使用工業界標準試驗程式,證明SS一號是單一處理器類型超級電腦中,世界速度最快的。IBM發言人也公開表示對SSI的進度及兩公司的合作關係,感到十分欣慰。

晴天霹靂

言猶在耳,今年一月二十二日瑪塔戴克在IBM紐約總部,代表IBM宣稱:「本公司與SSI的五年合約,到此期滿,不再續約!」這項宣布,對SSI不啻晴天霹靂。

一月二十三日星期六,數十名到SSI實驗室上班的員工被排拒於門外。原因是該公司正在處理行政事務,是日不進行研發工作。當地新聞媒體,社區居民均猜測頻頻,議論紛紛。

這個悶葫蘆未及兩天,就被陳世卿總裁在奧市的Ray Wachs市民中心打開了:「這是一個極為哀傷的時刻,我們每一個人齊心協力,竭盡所能,已經研發出可以成為世界最快速超級電腦的初型,但由於無法籌到繼續下去的資金,只好忍痛毀滅這個美好的計畫。」該公司即日停業,關閉所有實驗室及加州力佛模和德國的辦公室,全公司三百二十名員工頓時失所。

被美國視為國寶、國家高度機密的超級電腦,既然由SSI研發出速度最快的初型(prototype),怎麼會沒人識貨?不僅IBM首先退縮,其他投資者也踟躕不前,逼得SSI關門?

IBM的疑慮

IBM聲稱五年來已投資超過一億美元,SSI生產製造超級電腦成功的冒險率太高,因此IBM不能不抽身。這個撤資的理由,和五年前克雷公司取銷陳世卿計畫同出一轍。眾所周知,高科技企業涉及高難度及新科技發展細節,像下賭注一樣得冒險,但IBM為何不在幾年前撤資?偏在SSI做出了SS一號,甚至已拿到四張訂單的時分退走呢?

一九九二年,IBM創下美國企業界虧損最高紀錄,達四十九億餘美元,裁撤員工數以萬計,連執行總裁艾克斯(John F. Akers)都被撤換,本季股票紅利由一點二一元下降到五十四分,減少百分之五十以上。種種跡象顯示,IBM本身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公司內部爭論紛起,不願意再支持外圍的合伙人。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同時,IBM高階層主管卡爾.康帝於近日退休。他是當年拉攏IBM和SSI的關鍵人物,離開IBM後,SSI失去了內線有力的支援,在IBM內部的政治鬥爭中,自然節節失利,終淪於被棄的命運。

從技術合作的角度而言,IBM早在一九九一年九月,已與另一超級電腦公司Thinking Machine聯手,計畫把高速電腦的科技,運用到IBM本身的主機上。這個行動,當然影響到SSI的地位,也掀起IBM決策階層的連番問號:「與SSI的合作,是否仍有必要?」「投資一個尚無產品的公司,是否還有意義?」

由一九七0年代克雷一型CRAY-l)問世來看,當時的微電腦速度僅及克雷產品的千分之一,超級電腦的能力震驚全球,工業界、學術界以使用克雷產品為領先同儕的表徵,雖然售價昂貴,仍頻頻攻占市場。

市場的戲劇性變化

一九九0年代的今日,西方共產世界瓦解,冷戰結束,使用超級電腦的大客戶--美國國防工業界,已毋需投資鉅款購進新型超級電腦。全球,包括經濟強國日本,都面臨經濟挑戰,對於動輒幾千萬美元的超級電腦,只好留待他日再議。連曾經紅遍半邊天、軟體後援無與倫比的克雷公司,都在一九九二年裁員六百餘人;也難怪尚無產品上市的SSI無人問津了。

在SSI之前倒閉的ETA系統超級電腦公司總裁雷德博甚至指出,近年超級電腦市場戲劇性的變化,很可能使克雷、SSI生產的傳統機型走向未路。

因此即使SS一號確實是最佳的超級電腦,也無濟於公司的敗亡。這是因為工作站(work station)的迅速進步及巨量平行處理(MPP)電腦架構技術的成熟,已能直追傳統少數高價處理器的電腦速度。許多顧客用一、兩萬美元,即可購得與價值數千萬的超級電腦速度相去不遠的工作站。就金錢與效能的比例而論,選擇工作站對多數業者而言,當然有明顯的利益。

全員奮戰

SSI的硬體架構設計部門、測試部門及許多與新聞界接觸的工程師,都堅稱他們的努力已經綻放花朵,不但SS一號初型毫無疑問成功,相關的技術也發展得很順利,連SS一號第二代的設計都已著手進行。現在卻因財源枯竭而不得不條然放棄,「真是極大的浪費與悲劇! 」

威斯康辛州政府已由湯普森州長領導,向全美尋求對SSI的財援,奧克萊市政府並提案取銷SSI所欠市府、州政府的四百五十萬元貸款,以協助陳世卿有更多時間向各方尋求資金。

SSI的員工自動召集聚會,一月三十日有三百餘人參加。他們讚揚陳世卿的領導及對超級電腦的才華,只要找到兩千萬美元,他們就可以跟隨他讓SSI繼續運做。接下去還需要四千萬元,就可成功地在今年十月將第一部SS一號交給顧客。

IBM已經同意,如果SSI能找到足夠資金,他們將予零件製造及其他項目的支援SSI。全體員工並聯合寫信給美國總統柯林頓,呼籲美國政府正規SSI的問題,不要再眼睜睜地看著另一個高科技領域灰飛煙滅。

在員工、市政府、州政府的全力奮戰下,SSI目前設定最後期限為一九九三年二月十二日,如果在此之前能覓得足夠的金錢(每個月五百萬美元),SSI將重新開張。陳世卿能否率領SSI走向超級電腦另一紀元,即在此一舉了。

(酈如丘為美洲世界日報特約記者)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