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有交鋒,無交集-熱門財經法案背後

許彩雪
user

許彩雪

1993-02-15

瀏覽數 12,300+

有交鋒,無交集-熱門財經法案背後
 

本文出自 1993 / 3月號雜誌 第081期遠見雜誌

政經情勢劇變,不僅考驗即將組成的新內閣,也向立法院提出了挑戰。

有問題焦點,卻沒有解答共識,是二屆立委對未來熱門財經法案態度的最大特徵。財經資源的重分配,顯然是未來立法院財經法案的重頭戲,而經濟發展和財政健全,則是具體目標。

兩黨陣營意向不同

在本刊所作的「立法委員未來三年願意推動參與的重要財經法案」問卷調查中,立委所選出前十大重要修訂案,突出財稅、土地、勞工為未來立院財經法案修法重點。新制訂案方面,「陽光法案」則為立法院屬意焦點,但國民黨和民進黨兩大陣營卻呈現不同的意向。

減稅、打特權,是民進黨目前鎖定的財經法案問政原則,明顯的例子之一是、扛著「打破媒體壟斷」旗幟,有線電視法被民進黨視為首要制法目標。而六年國建則是總決戰點。

「民進黨基於自由經濟法則而反特權,除此之外和國民黨講法不會有太大差異,」民進黨立法院彭百顯指出未來審查財經法案的原則:「把制度面調整過來,再來就是打特權。」

基於此,彭百顯認為目前政府不應再增加人民稅負。另一民進黨籍新科立委許添財也認為,政府稅制改革應全盤考量,「杜絕不必要的浪費,而不是讓弱勢者繳稅,或為了節稅去送紅包,」擁有美國羅格斯大學企管博士學位的許添財未來將與彭百顯搭檔審查財政法案。

而無黨籍的新科立委翁大銘也喊出了類似的口號,「交稅是要給政府做事,假如收了錢沒有明確用途,或做得讓民間不滿意,那我們就自己來做,」不常在公共場所發言的翁大銘說。

「減稅六百億,有沒有提如何增稅六百億?」前財政部長、立院新手王建瑄認為,只談減稅是不完整的國會:「又要有建設,又可解決財源,才是厲害。」王建瑄主張讓民間參與六年國建,以解決政府財政困窘。事實上,政府已著手擬訂民間參與六年國建的相關法案。

「獎勵民間參與交通建設方案」出線,正透露朝野立委未來關注的意向。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爆炸性的法案

土地資源是另一項定時炸彈。除了立委票邀的都市計畫相關法案外,土地增值稅一案尚未處理妥善就下台的王建瑄,希望內政部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牽涉土增稅課徵問題)趕緊送到立法院,訴諸民意討論。但內政部顯然不這麼想,「這個法案爭議很大,不得不慎重。」內收部一位官員指出行政部門的考慮。

勞工問題是立院潛伏的引爆物。事關勞工權、圖結權、交涉權的勞基法、工會、勞資爭議處理法,在審議時的爭議可預見。此外,勞工保險條例中最敏感的保險費率、勞資雙方負擔比例等,「都是勞資雙方角力的重點,」上個會期任內政委員會委員的劉國昭說。

這個議題目前立院雖未成熱門話題,「其實這時候提出修法反而最好,」曾為勞工代表的立委葛雨琴認為:「否則等到大家都在吵時,修法方向就容易偏頗。」

「政治獻金法」在各項法案中出線,「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及「遊說法」也名列前茅,顯示立法院對建立政商遊戲規則的共識。但是,「將來怎麼立法?有沒有用?」一位學者觀察過,朝野立委及行政、立法間的共識還有待考驗。

消費者保護法、環境保護基本法又被抬出來,與社會期待有關,修法方向也為企業界所關心。

此外,國民黨籍立委有意再修改企業界關心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民進黨立委則投下「零」票。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馬凱認為,把財經相關法案的方向釐清,是立委未來財經事務問政的首要重點。他指出,經濟領域目前最重要的是結構調整問題,二屆立委如何能壓迫行政部門走向務實:「這是最可著力,最可見到成效之處。」

未來二年,財經法案是否能隨時勢順利修改、制訂,還要看立法院諸公的政經智慧。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