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董事長為本屆《遠見》企業社會責任獎贈獎典禮致詞。)
首創全球華人媒體CSR評鑑的《遠見雜誌》企業社會責任獎,今年邁入第11屆,為台灣CSR開啟第二個十年。為表揚本屆的獲獎企業,《遠見雜誌》今(30)日於台北遠東飯店舉行贈獎典禮,邀請行政院院長毛治國頒發殊榮。今年徵件的參與規模創5年來新高,在245個總件中,評選出19個獎項。其中「台達電子」、「信義房屋」兩大企業標竿,囊括「CSR年度大調查」與「傑出方案」雙首獎,堪稱最大贏家;長年CSR資優生「台積電」,也在兩項評比中,抱回兩座楷模獎。
(註:各組「楷模獎」按照企業名稱筆劃排序)
(圖說:行政院院長毛治國也出席本屆《遠見》企業社會責任獎頒獎典禮,為獲獎企業頒發最高殊榮。)
綠到底!台達電子雙料首獎
鄭崇華董事長獲頒「終身貢獻獎」
今年的賽事設計,為完整測試本土企業的CSR實力,特別恢復睽違五年的「CSR問卷大調查」,並同時保留「幸福企業」、「環境友善」、「教育推廣」、「公益推動」四組傑出方案評選。
檢視六大組別的得獎結果,以「台達電子」和「信義房屋」各獲兩項首獎,表現最為亮眼。而《遠見雜誌》CSR大調查舉辦11屆以來,台達電子已累積12座獎牌,堪稱台灣CSR的第一把交椅。今年又在「CSR年度大調查-科技與傳產組」及傑出方案「教育推廣組」奪得兩座首獎,顯示創辦人鄭崇華親力親為,授權推動綠色DNA文化的成果。
事實上,自《遠見雜誌》CSR獎設立以來,台達電子十足展現三項「最佳成果」:「最佳成就」(獲獎最多)、「最佳持續」(年年參賽)與「最佳領導」(創辦人以身作則,推動環保)。為表揚創辦人40多年來對環境永續的長期貢獻,《遠見雜誌》特於今年頒發台達集團鄭崇華榮譽董事長「CSR終身貢獻獎」,以表彰鄭董事長從第一線帶領企業,貫徹CSR文化的卓越典範。
服務業的大贏家!信義房屋勇奪雙料冠軍
同樣身為本屆大贏家的「信義房屋」,從日常營運落實社會企業責任理念,一口氣在「CSR年度大調查-服務與金融組」及傑出方案「公益推動組」中同時奪冠。即使台灣房市近來陷入急凍,信義房屋對執行CSR的投入絲毫不打折扣。
在四組傑出CSR方案的競賽中,以「公益推動組」報名多達60件的競爭狀況最為激烈,其次為「教育推廣組」的53件。顯示公益和教育題材,依舊是台灣企業實踐CSR最常見的做法。在產業分布上,今年的19個獎項,以科技業拿下8項最多,金融業有6家,服務業5家,傳統製造業則掛零。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來,金融業不斷加碼投入CSR,參加內容的質量愈加進步,成為科技業外的第二大得獎族群。
佳世達、滙豐、第一金控竄出 光田為醫院破冰
本屆參賽相當激烈,除了幾家得獎常勝軍,更出現不少進步幅度驚人的新秀。例如,前身為明基(BenQ)的「佳世達科技」,本屆拿下了該集團有史以來第一座《遠見》CSR首獎(環境友善組),優異的表現,超越同集團的友達光電。
而捲土重來的英國「滙豐銀行」(HSBC),不但拿下第一座《遠見》CSR獎牌,今年更替所有金融同業,搶下唯一一席首獎。另一家在公益推動組首次獲獎的「星展銀行(台灣)」,則是新加坡商首次獲《遠見》CSR肯定。
來自中部的「光田綜合醫院」,不但首次參賽便有亮眼表現,更成為評鑑賽事有史以來,第一家摘得獎項的醫療院所。
而多年來不斷嘗試的「第一金控」,今年不但有兩件作品闖進決選,更一舉奪得環境友善組楷模獎,成為第一家在《遠見》CSR評鑑獲得肯定的泛公股金融集團。
CSR「聯盟」時代 尋求跨領域伙伴
儘管許多參賽企業表現優異,但回顧本屆近250件參賽內容,評審認為,還是有許多企業仍未列出清楚的CSR長期願景,並將CSR融入企業管理與正式商業流程中,看不到真正具備強有力商業意義的CSR實踐案例。但從各別產業觀察,部分服務業已開始嘗試發展跟本業結合的CSR策略。
英國克蘭菲爾德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大衛‧葛雷森(David Grayson)曾高喊的「企業責任聯盟」(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Coalitions)概念,相當具前瞻性。他解釋,當前世界有明顯的「VUCA」現象:Volatile(易變)、Uncertainly(不確定)、Complex(複雜)、Ambiguous(模糊),諸如氣候變遷、貧富懸殊、資源耗竭、階級衝突等超大挑戰,都無法靠政府、企業或NPO(非營利組織)等單一角色應付,需要更多跨領域合作。
走過懵懵懂懂、且戰且走的第一個十年,開啟第二個十年的台灣CSR,《遠見》希望看見更多的企業責任聯盟與集體倡議行動,才能解決複雜難解的巨大挑戰。
(圖說:行政院長毛治國與「科技與傳產組」、「服務與金融組」獲獎企業代表合影)
(圖說:行政院長毛治國、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董事長、王力行發行人與「教育推廣組」、「公益推動組」獲獎企業代表合影)
(圖說:行政院長毛治國、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董事長、王力行發行人與「幸福企業組」、「環境保護組」獲獎企業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