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愛在日本滋長時

馬耀輝
user

馬耀輝

1993-01-15

瀏覽數 16,750+

愛在日本滋長時
 

本文出自 1993 / 2月號雜誌 第080期遠見雜誌

去年十二月一日是世界愛滋日,日本也在這天舉行各種活動。在東京銀座,知名人士如王貞治、演員南野陽子等人向過往的行人說明愛滋病的預防。

事實上,不只是十二月一日當天,最近在日本,有關防堵愛滋的呼籲,以各種方式提醒著日本人。海報、演講會、電視新聞、公益廣告,甚至還有一部由南野陽子主演的愛滋電影:「抱我,親親我」。

關心的起因自然在於不斷增加的感染者。根據厚生省發布的消息,已確認患病的人數達到四百二十四人,比去年增加一倍;感染而未發病者超過兩千三百多人,年齡層從十七到六十七歲。

一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附屬醫院從事愛滋病防治研究,最近回到日本講學的稻田賴太郎博士發現,這已經和十年前美國愛滋病患人數的竄升之勢,呈現相同的曲線。

為了防堵愛滋病蔓延,日本政府採取了多項措施。

首先在教育上,正如主管教育的文部省辦公大廈懸掛的布條所示:「愛滋的預防從教育開始」。在新修訂、針對全國中小學老師發行的「愛滋病教育手冊」中,已具體地教導學生如何正確使用保險套。不只是老師,文部省也製作教材發給高中生,明年的對象則是中學生。

對抗性娛樂充斥的社會?

在地方,東京在世界愛滋日當天舉行免費愛滋病檢查;茨城縣政府準備在一月的成人節,發放免費檢查券,讓「新成人」們到縣內的保健所接受檢查。

除了政府,企業自然不能自外於愛滋預防的戰線,因為企業的戰士們往來海外頻繁。

松下電器從八月起,免費讓回國的職員接受檢查。另外,一旦出現感染者,其隱私之保護,工作權利如何保障等,都是企業要面對的問題。有些即使沒有派職員赴海外的公司,也在「未得本人同意是否可以實施檢查」以及「新進人員的愛滋檢驗」等問題上,遭遇史無前刊例的考驗。

儘管日本全國對愛滋病蔓延,有體認和種種預防的行動,然而和日本社會上充斥各種與性有關的娛樂相比,前者愈顯短暫性與無力。

與電視、電影、書刊、寫真集、電玩軟體、錄影帶上的描寫與影像,以及林立街頭伸手可觸的聲色場、千奇百怪的「服務」內容相比,預防愛滋病的呼聲及活動,成強烈對比與諷刺。

事實上,日本的愛滋病蔓延之一大特徵是,異性間的感染率高。泛濫於坊間的性娛樂刊物、節目乃至場所,難辭其咎。

作家家田莊子一向報導日本男女在海外的性活動。最近,她假扮歡場女子潛入泰國花街,將日本男人的惡行惡狀徹底曝光。她說:「在日本,他們不論在公司或家庭絕不敢做的事,一旦到了泰國,本性顯露無遺。這些支撐日本經濟的人,在東京用上半身努力工作,而在曼谷讓下半身得到解放。」

即使不出遠門,東南亞,甚至東北亞、俄羅斯的淘金女郎也會自己到日本來,有些地方還有類似「泰國街」、「菲女巷」的艷稱。遠些外國女性往往是日本政府預防愛滋擴散的死角。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上半身才救得了下半身

不只是日本男人,就連一向被認為保守的日本女性,在性的意識上也有鬆動的趨勢。家田莊子有一本書叫做「黃色計程車」,其中報導了出門到海外的日本女性之「豪放」,被老外冠以此名。最近,市面上出現了號稱第一本針對女性發行的黃色雜誌。其實早在此之前,女性漫畫已經不再只說白馬王子與公主的故事,換談床第的情節。

愛滋蔓延所牽扯出的,不僅僅是性教育不足的教育問題而已,還涉及文化、社會等層面。

十二月一日過去了,活動的熱度會減退、愛滋電影會下片、公益廣告出現頻率會減少……,只有愛滋以及與性有關的產業不會消失。

日本人把保險套稱為愛滋時代的救世主,東京原宿還開了一家保險套專賣店,崇光百貨亦設置專櫃,大有期待它救人救己之意。然而這個小東西可以「救一時」,卻救不了「一世」,問題的解決或許要靠位在人體上半身的--頭腦和一顆有愛的心吧!

性隱憂,新隱憂

愛滋病登陸日本,如同幕府末期象徵西洋文明的「黑船」入港一樣,後者打開了鎖國狀態,促使日本產生維新與文明開化,而前者則帶來了「性教育元年」。

事實上,日本並不是「性」的後進國,相反地,發達的性娛樂產業到處充斥,所提供的是給大人們的感官娛樂和資訊。

錯誤的性訊息

在這種「只做不說」的環境下,兒童,青少年輕易地可以吸收到很多卻不見得正確的性知識。東京某小學六年級男生的塗鴉,就出現這等「故事」內容:男孩侵犯了女孩,並將懷孕所生的小孩殺死。故事的劇情、使用的語言甚至性行為中女孩的叫聲等,恐怕都是來自媒體的影響。

另外,青春期問題研究所的渡邊信一瞥針對小學五年級女生做過調查,發現幾乎所有與同齡男生發生性經驗的女生,都是為了確認男生是不是會釋放出一種「白色液體」。

評論家小澤遼子與北澤杏子旁觀察,媒體的力量實在無遠弗屆。小澤批評時下十歲以下的女生,其不合宜的聲調、舉止,令人覺得像一個「小娼婦」。北澤認為,電視上的性愛鏡頭中女性的叫聲過大,會讓青少年誤認女性在性交中就應當如此。而廣告中裸露的身體也會給人「裸體能賣錢」的印象。

上智大學教授福島章,都對「性」資訊泛濫有另一番「特殊」的見解。他認為正因為如此,兒童們的「性」是安定狀態。他的立論根據是,愈是限制多,性犯罪愈容易發生。換句話說,「性」資訊的增多,助長了青少年們的「模擬體驗」。也就是自己可以透過錄影帶。電玩的操做,陶醉在虛幻的享樂空間裡,而不必麻煩地追女坐、約會、溝通、愛來愛去等。

然而,疏於處理人際關係的小孩,成長後將要主導二、三十年後的日本社會,也是一件令人擔心的事。

愛滋病不僅暴露了日本教科書和課堂上,對於性教育過程模糊,也警告這個社會,男人與女人的「關係」隨著時代的變化,有必要重新檢討。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