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如何解讀大陸第一季經濟成長?

【名人專欄】

葉銀華
user

葉銀華

2015-04-21

瀏覽數 6,150+

如何解讀大陸第一季經濟成長?
 

大陸股市狂漲,而主導的亞投行在國際形成風潮,吸引50餘國加入創始會員國,但大陸今年陷入經濟成長率7%的保衞戰!

大陸公布今年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GDP)相對去年同期成長7%,創下過去六年的最低記錄。就細部而言,近幾年來,製造業(工業)對大陸經濟成長的貢獻日漸下降,而服務業的角色日益重要,其中,金融業今年第一季的生產總值同期增長15.9%。

大陸是否能在今年保住7%經濟成長率的風險來自於三方面,首先是大陸工業增加值得成長在今年第一季僅剩5.6%,這可是從2010年第一季18%之高點,一路往下降;而今年第一季民間固定資產的投資增速為13.6%,去年同季為20.9%。而且今年3月大陸的出口、進口雙雙衰退,出口年減15%、進口年減12.7%。大陸經濟的下行壓力亦顯示在用電量的增速,今年第一季全社會用電量累計同比(相對去年同期)增速0.8%,亦為金融海嘯期以來的最低;而就今年3全社會用電同比下降2.2%。

其次,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之後,中國大陸推出4兆人民幣的振興經濟措施,而地方政府紛紛設立融資平台推動建設,其數量與金額出現大幅度成長。近年來,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違約風險漸增,最近是今年4月大陸第二大擔保公司-河北融投擔保集團喪失擔保能力。

再者,大陸的房地產景氣指數持續下降,自去年開始就有越來越多的城市之新建商品住宅之價格下降,而到了今年1月,與去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9個,最大跌幅為10.5%,而上漲的城市僅有1個,漲幅為0.8%。

大陸房地產市場(新建商品住宅)持續疲軟,可能使得固定資產成長低於預期,亦可能使經濟成長目標難以達成。此外,大陸地方政府大量依賴土地財政收入,房地產市場低迷可能顯著增加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違約風險。而上述因素的相互影響下, 即使是大陸的前五大商業銀行,去年的逾放比率也上升至1.5%左右,而今年還會再上升,之後預期會至3%,如此將使金融業獲利下降,減損金融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

面對經濟下行風險變大,我們預期今年人民銀行應會再有降低存款準備率或降低利率之寬鬆貨幣政策。同時,為降低房地產價格下降的壓力,大陸逐漸放寬對房地產授信之限制,例如:在3月下旬推出了新一輪的房地產寬鬆政策,降低帳居民使用商業貸款和住房公積金進行購房之首付比率。再者,大陸持續推動「一帶一路」政策,對其產能過剩行業亦有所提攜。另外,為降低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違規,大陸財政部也提出地方債務置換,計畫今年向地方政府配置1兆人民幣的地方債額度,這是原先核准之地方債和專項地方債額度的特定債務,允許用於置換高成本的影子銀行和銀行借貸。

雖然大陸政府有措施來支撐經濟成長,但即使今年保住7%成長率,但往後之經濟風險已經不容小覷。在大陸的經濟、金融風險同時增加時,強化我國銀行業對大陸曝險的管理,已有實際之急迫性。因此,我們希望銀行業強化大陸授信審查之相關規範,這是需要投入大量心力,包括:大陸徵信資料庫、跨境擔保規範、擔保品評價、債權保障與如何行使債權等措施。畢竟,唯有健全對大陸之授信風險管理,兩岸金融才能走得長久。

(本文作者為國立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