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每月花5000元買保健食品!醫師:不應取代正規癌症治療

癌友保健食品大調查

滕淑芬
user

滕淑芬

2015-04-14

瀏覽數 26,500+

每月花5000元買保健食品!醫師:不應取代正規癌症治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台灣民眾愛吃、愛買、愛送保健食品,幾乎已成全民運動,粗估一年消費金額可蓋半棟101金融大樓。但對癌友來說,保健食品極可能與化療藥物產生無法預知的副作用,不可不慎。

癌症希望基金會日前公布「癌症病友使用保健食品大調查」,發現高達八成二的癌友都吃過保健食品,平均每月花費5000元,甚至每5位癌友就有一人每月花1萬多元購買保健食品;平均服用4.3項產品,而且愈晚期、愈擔心病情的病友,吃的愈多;第4期病人平均服用5種保健食品。更有6%的癌友同時服用10種保健食品,還有人會因此中斷癌症的正規治療。

癌症希望基金會服務的癌友集中於都會區,該項調查的有效樣本僅有375份,雖無法代表所有癌友面貌,但仍透露出不少重要訊息。 

調查發現,癌友最常食用的保健食品前5大類,是營養補充飲品、維他命、麩醯胺酸、礦物質及多醣體類。服用目的:35%是為了增強免疫力、31%為補充體力、20.4%為減緩治療副作用。但也有4.9%及1.2%癌友,觀念嚴重偏差,認為保健食品能避免癌症復發及治療癌症。

 「癌友吃了這麼多的保健食品,肚子還有沒有空間吃該吃的食物,很令人擔心,」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說,保健食品對因化療、放療導致食欲降低的癌友,是有幫助的。以素養療來說,可以修復化療造成的口腔潰爛、拉肚子等副作用,但化療結束後,是否還需要繼續補充,最好和醫療團隊討論。

調查也詢問癌友得知保健食品的管道,其中49%來自醫療人員、45.7%來自親朋好友、24.7%來自其他癌友,6.6%來自媒體廣告。而當問及癌友,會不會告知醫師有吃保健食品?有三成七的癌友表示,不會告訴醫師,原因是不願意、不敢和不好意思,認為告訴醫師可能會遭到反對,不如不說。

王正旭指出,台灣人的善良在此展現無遺,「我得到好處,很願意分享給其他人,但口耳相傳效應也讓人憂心不已。」以廠商宣傳的增強免疫力來說,究竟指的是抗癌免疫力,還是抗菌免疫力;甚至補充體力是不是真的就能增強免疫力,都需要更嚴謹的臨床實驗證實。 

 「人體免疫系統非常複雜,牽涉到很多細胞激素或生長素分泌機制,有些可能會對正常細胞和腫瘤細胞產生刺激,對於宣稱能活化免疫系統的保健食品,吃了反而可能得不償失,」他強調。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藥學進階教育中心主任陳昭姿表示,許多人以為保健食品既然是「食品」,應該無害,但她提醒,保健食品雖不是「藥品」,不表示就沒有「副作用」,副作用常須累積到一定用量才會出現,可能與癌症治療藥物交互作用,降低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的效果。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王正旭強調,癌友治療過程中,體重減輕或食欲差,缺的是「營養」而非「營養品」。癌友的最佳保養品就是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和充足睡眠,不需要花大錢購買保健食品及偏方。使用保健食品更應「停:想想必要性。看:標示及說明。聽:專家的意見」,以免延誤治療。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