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星期日是一年一度的復活節 Easter,也是美國小朋友最愛的節日之一,為什麼呢?因為找彩蛋 Easter Egg Hunt 的活動又來了!
美國很多地方舉辦找彩蛋的活動,讓小小孩與家長同歡。辦活動的單位包括市政府、鄉鎮公所和大大小小的教會。
阿甘不是ABC,所以童年沒有參加 Egg Hunt 的經驗,但是聽過不少,知道 Egg Hunt 大致怎麼一回事。基本上就是主辦單位把塑膠彩蛋藏在公園各處,像是樹叢下或花叢裡,然後一聲令下,小朋友四處亂竄找尋被藏起的彩蛋,找到之後放進帶來的籃子裡。 不過今天來旁觀的這場Egg Hunt有夠隨便,彩蛋直接被扔在地上讓小朋友拿,根本不用四處去找,感覺很沒挑戰性。不過現場小朋友都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我就不用想太多了。
其實從古代到不久以前,彩蛋都是真蛋,大人小孩將煮熟的蛋以食用顏料上色,所以被找到的彩蛋最後大都被吃掉。
有的小朋友四處悠哉逛大街,完全沒急著要去撿蛋。
小朋友都穿著長袖外套,可見4月初在美國很多地方還蠻冷的。星期六早上氣溫才攝氏12度左右。
找彩蛋活動中一定會出現的是兔子 Easter Bunny。 傳說中就是 Easter Bunny 把蛋帶來。
Easter Bunny 跟小朋友合照、握手,但絕對不開口說話。老實講,Easter Bunny 看起來有點詭異。
收穫還不錯!
撿蛋真辛苦, 讓我坐下來歇息一會兒,來頓悠閒野餐。
覺得撿蛋太幼稚的小朋友也有別的事情可以做來打發時間。
這些復活節彩蛋有玄機喔! 是可以打開的。原來裡面是一顆糖果,不是彩券或獎金之類的,不用太過興奮。
事實上復活節從前一個星期就開始慶祝。復活節前的星期日叫做 Palm Sunday,信徒手搖棕櫚葉 (palm),重現古代時耶穌進耶路撒冷時民眾拿著棕櫚葉夾道歡迎的景象。當然後來沒過幾天耶穌就被釘死了,傳說3天後復活,而有復活節。
耶穌的復活和活蹦亂跳的兔子和彩蛋有什麼關聯呢? 這就要從 Easter 這個字講起。復活的英文字是 resurrection,然而復活節卻是 Easter,這是有原因的。Eastre(或是Eostre)是歐洲民俗傳說裡的春神,而春神的象徵是春天多產的兔子,於是兔子和雞蛋這些生生不息的代表成了春季慶典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聖經裡面並沒有記載耶穌受難的確切日期,但是聖經有提到耶穌是在逾越節(Passover)的晚餐之後受難, 而逾越節剛好在春天,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一世便在西元325年宣布復活節在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1個星期日。由於復活節和歐洲人原有的春季慶典時間重疊,因此兔子和彩蛋等民俗傳統變成復活節的一部份,雞蛋孕育出新生命用來比喻耶穌復活的故事也很合適。
作者簡介:
阿甘旅居美東,曾擔任美國公立中學教師7年,目前從事行銷工作。著有《阿甘老師的美國大冒險》(天下雜誌)與《優秀教師的職場修練手記》(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並發表過多篇美國教育政策相關文章。閒暇之餘,阿甘喜歡四處旅遊,和朋友體驗美國文化與生活,目前為止,阿甘已經拜訪超過40個州,正朝著50州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