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多年前,台灣經歷了有史以來幾次最嚴重的水荒,實施幾階段的限水措施,家家戶戶的地上擺滿了許多水盆,一家幾口吃飯、洗澡、上廁所、洗衣服都只能仰賴那幾個隨時會用完的水資源。
人總是健忘的,當水一來,隨即忘了限水時所帶來的不方便,盡情的使用水資源,甚至到外地旅行,也是想盡辦法把飯店的資源用的夠,每個人都用一池水的浴缸泡澡,「反正都付了錢,不多用點怎麼行」。
如今,再度面對十年大旱,限水措施實施在即,若是依舊抱持僥倖,事不關己,當有一天限水變成生活常態,那又是另一個適應的開始。
(文:大學生強尼 / 圖片來源:Flickr Hernan Pinera)
【原文節錄】
十年大旱來襲! 全台陷入「水焦慮」
台灣終年多雨多颱,卻是全球排名第19的缺水國。去年12月起,嚴重水荒來襲,《遠見》走訪三大關鍵水庫、三位深受休耕之苦的農民,實地見證水資源的危機。
十年大旱,這個最近不時占據媒體版面的字眼,一般人感受並不深,大概只關心家裡的水費帳單多少?從水龍頭流出來的水乾不乾淨?
很多人不知道,終年多雨多颱、平均雨量達2500毫米(約全球平均值2.6倍),的台灣,其實是全世界排名第19名的缺水國,每人每年可用水量只有4000平方米(約全球平均值1∕5)。
或許,你我都得承認,對於「水」這個重要的生命元素,我們的認識真的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