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台灣的我們,不免經常會煩惱失業率過高、物價飆漲、貧富差距過大等民生問題,甚至戲稱台灣為「鬼島」,不論對什麼都不滿意、什麼都想抱怨。事實上,這也成為台灣一股很特別的現象,藉此監督政府,維持最有效率的運作。
只不過,根據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Milton Friedman)的研究,他指出,判斷一個國家人民生活夠不夠好,最主要便是依據失業率與消費者物價指數。
《彭博商業週刊》日前便依此指標,列舉出全世界最苦難(miserables)的15個國家,也許下次在抱怨台灣民不聊生的同時,再看看這15個國家,你會覺得慰藉許多。
這15個經濟最糟糕的國家,依名次程度排列,分別是委內瑞拉、阿根廷、南非、烏克蘭、希臘、西班牙、俄羅斯、克羅埃西亞、土耳其、葡萄牙、義大利、哥倫比亞、巴西、斯洛伐克與印尼,其中不乏一些在我們認知上「普遍繁榮」的國家,包含西班牙與義大利。顯見人民苦難指數愈高,不一定都是發生在較為貧困的第三世界國家。
在這15個悲慘的國家當中,有個8國家來自歐洲、4個國家來自南美洲,加上2個亞洲與1個非洲國。歐洲的高物價指數全世界知名(1罐可樂就要台幣100多元),加上毫無下降趨勢的高失業率、通貨膨脹,讓歐洲人民生活愈來愈困苦。
委內瑞拉除了經常出現美豔動人的世界小姐,其石油產量也是南美洲數一數二的優渥國家,但國家富有並不代表人民也跟著生活無虞,在委內瑞拉的通膨指數高達78.5%,基本民生物資嚴重短缺,甚至人民在高喊「石油換衛生紙」的口號。
位在東歐的烏克蘭近幾年飽受戰爭之苦,其與俄羅斯間的「克里米亞危機」,讓烏俄兩國陷入緊張的關係,9.5%的高失業率加上因戰爭引起的通貨膨脹,導致國內人心惶惶,面臨重大危機。
5年前,投資人常稱因歐債危機而萎靡不振的5國為「歐豬五國」(PIIGS,為葡萄牙(Portugal)、義大利(Italy)、愛爾蘭(Ireland)、希臘(Greece)、西班牙(Spain)國家的簡稱)。5年過去了,至今除了愛爾蘭外,其它4國還身陷水深火熱當中。
此外,巴西剛在2014年風光的成功舉辦世界杯足球賽,理應是振興經濟、觀光與提升人民生活水準的好時機,但因為政府將過多經費投注於球場的建設上,根本沒有多餘的成本來維繫人民的基本生活與福利政策,導致眾多遊民流落街頭,失業率與犯罪率居高不下。
回頭看看台灣,雖然政治的鬥爭、食安問題、教育問題總是令人難堪,但便宜的物價與低失業率,已較那些苦難國更為幸福。
也許,生活在「鬼島」的我們,應該要更加知足,苦難國的人民,其實有許多三餐都不得溫飽的家庭。
(圖片來源:huffingtonpost、iaacblog、ronenbekerman、stop-imperi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