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英國最高機密檔案 《模仿遊戲》片名揭密

【電影資訊】

新聞稿
user

新聞稿

2015-02-06

瀏覽數 9,450+

英國最高機密檔案 《模仿遊戲》片名揭密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網友登入帳號或者發文時,經常會被用來驗證的安全碼搞到不耐煩或看不懂,而究竟為何會有安全碼的產生?又為何會需要安全碼來認證呢?即將上映的電影《模仿遊戲》,講述的就是有電腦之父稱號的艾倫圖靈生平故事,而驗證碼的產生,也和艾倫圖靈有著莫大關係,而這也正是電影《模仿遊戲》片名的由來!

艾倫圖靈一生貢獻良多,卻少有人知,除了在二次世界大戰破解德軍密碼,並研發出世界第一台電腦概念的解碼機器外,現在用於驗證網路安全的驗證機制,其實也是出自艾倫圖靈的構想!這源起於圖靈曾寫過一篇名為《機器會思考嗎?》(Can Machines Think?)的論文,其中提出了判定機器是否具有像人類一樣或無法區分的智能的測試方法,即「圖靈測試」(Turing Test)。「圖靈測試」的解釋為:如果一個人使用測試對象皆理解的語言去詢問兩個他不能看見的對象問題,一個是正常的人,一個則是機器。如果經過若干詢問以後,若不能得出實質的區別來分辨人與機器的不同,則此機器就通過圖靈測試。而這也是電腦模仿人類思考的概念和意涵,因此也被稱呼為《模仿遊戲》(Imitation Game)。

英國最高機密檔案 《模仿遊戲》片名揭密_img_1

而現在廣泛用於網路驗證的安全碼就是一種反向圖靈測試:通常在網站上執行一些動作之前,用戶會見到一個扭曲的字母圖像和數字,並要求用戶輸入它們。這是為了防止網站被自動化系統(程式)濫用,而其原因是軟體無法精細閱讀和準確地重現扭曲的形象,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任何系統就可能是一個人類。

片商更因此用這樣的概念,在台北市的捷運松山線上,推出《模仿遊戲》的電影燈片,並寫上了「你是機器?還是人?」的文案標語,並附上一組認證碼,只要辨識出認證碼內容上傳至臉書,就有機會獲獎。而這樣結合精彩的電影內容和角色故事的活動,也讓民眾覺得格外有意義。

其實圖靈的理論在現代受到相當大的肯定,對於機器能否思考這個議題,在電影中也有明確的解釋,他提出「不能因為機器無法像人一樣思考,就判定它不會思考」的反思,也給予後人無限想像和討論空間。而因該片獲得本屆奧斯卡男主角提名的英國男神班奈迪克康柏拜區,在電影中的演出活靈活現,並成日與機器為伍,但38歲的他最近卻做了非常「人類」的事,就是即將升格為人父,近日他還分享了期待孩子來臨的心情:「我年輕的時候,一直對32這個數字有著迷思,總覺得這代表一個男人最成熟、最可以當父親的適合年紀,但現在想起來,我覺得跟最對的伴侶一起分享這種經驗,才是難能可貴的!」

電影介紹:

《模仿遊戲》敘述二戰期間,德軍研發出無法破解的通訊加密裝置「恩尼格瑪」,可將所有機密轉換成亂碼發送出去,全世界如臨大敵。艾倫圖靈奉命協助英國政府破解「恩尼格瑪」。他率領瓊克拉克(綺拉奈特莉飾)等百位頂尖解密專家,經過無數挫敗,終於破解了史上最難解的謎,及時拯救各國無數性命。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模仿遊戲》電影預告:

《模仿遊戲》幕後花絮-史上最難解的謎篇:

延伸閱讀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數位專題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2024、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正式出爐,《奧本海默》(Oppenheimer)以13項入圍成了今年最大贏家,《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以11項入圍居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