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一個報導,為什麼台灣小孩總是贏在起跑點,卻輸在終點。記得小時候,身邊有許多同學,參加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屢屢獲獎,第一跟第二名都在我們班。
但奇怪的是,出了社會,往往成功的人,卻不是這群人。台灣家長深怕孩子輸,所以不斷地讓小孩補習、養成各種才藝,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卻忽略他們內在最珍貴的特質。
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黑幼龍在教養的過程中體悟到,教養要慢慢來,不應以當下表現評斷孩子,只要相信與等待,就能幫助他們找到成長的力量。
(圖片來源:flickr Carol Walker)
【原文節錄】
相信與等待,陪孩子找到成長的力量
因為深信品德教育急不來,黑幼龍夫婦對四個小孩極有耐心,用相信和支持,陪孩子走出獨一無二的成長道路,而這套慢養學,也延續到第二代的家庭教育。
強調速度的年代,什麼都講求效率,許多家長也失去耐心,巴不得讓孩子贏在起跑點。
但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黑幼龍,從幾十年前開始養育四個小孩,就偏偏停下腳步,信奉「慢養學」,從四個孩子身上,他體悟到,教養要慢慢來,不應以當下表現評斷孩子,只要相信和等待,就能幫助孩子找到成長的力量。
「有效培養好品德的方法,就是讓孩子覺得受到尊重,」今年74歲的黑幼龍,談起自己的孩子,總是笑開懷。
其實他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也十分令人頭痛。不僅功課不好、常常搞怪,也遭鄰居投訴。但是他和太太李百齡並不因此緊張,反而決定放手,給予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