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威尼斯影展、柏林影展評委會主席的大陸影后鞏俐批評金馬獎不專業、不公正,並表示「不會再來這個業餘的電影節」。此話一出,引起輿論譁然。
許多報導指向是鞏俐不滿自己沒拿到女主角,氣度不夠。然而,誰得獎才算「公正」?若就評選的機制來說,364部影片經過初選、複選、決選過程, 已是客觀的機制。但是,藝術的標準,終究是主觀的。因此,鞏俐是否氣自己沒得獎?是否是因為與決選評審的陳沖的心結導致?終究只是揣測與八卦,再多討論都無益。
然而,金馬頒獎典禮是否真的「不專業」,讓人有「業餘感」?這卻牽涉到日後金馬獎的聲譽與品質,反而值得探究。
筆者曾參加金鐘獎、金曲獎的頒獎典禮,今年則首度參加金馬獎。相較前兩者,原以為金馬獎比較國際化,理應較為盛大莊重。但是,參加完今年的金馬獎後,坦白說,感想確實是:比想像中「落漆」。這種落漆感,反而與得獎名單無關,而是除了得獎名單以外的「其他」。
一、相較國際展館,台灣場地狹小又破舊
頒獎典禮的主場地國父紀念館,是已有42年的老建築。頒獎當天,可見白色天花板某片有損痕,且主舞台不但小,黑色地板上還有刮痕處處,比許多學校的活動中心的舞台看起來還破舊。這個場地,當初本來就不是為影展設計,以場地特性與需求來說,確實「不專業」。
然而,國際拼影展,首先就從場館開始。威尼斯影展投資1億歐元進行場館擴建,打造了美術與展覽的特區,在官網上還有特別「建築」一項的展覽介紹,讓電影與其他藝術持續不斷對話。而野心勃勃、立志成為亞洲電影中心的南韓,則是大手筆興建一棟全新的多功能場館「釜山電影中心」(Busan Cinema Center),做為影展的正式主場地, 擁有四個加起來可容納1680個座位的大小放映廳,無論是放映或做頒獎典禮,氣勢都驚人。
目前,新北市在新莊副都心已規劃 2.7公頃的「臺灣電影文化中心」電影園區, 除設有3千席大型劇院預估 104 年動工, 106 年底前完工,未來可能作為金馬獎的場地,或可期待。
二、主持人不莊重 「格調 」拉低影展「格局」
主持人貫穿全場,是典禮水準觀感的關鍵。 金馬獎的頒獎對象,是所有的華語電影,不限於台灣,這一直是金馬獎一直以來得以驕傲的原因。只可惜,金馬獎的「格局」夠,然而,今年的主持人的「格調」卻不夠,似乎僅把這樣的典禮當成一個台灣本土綜藝節目,而非一個華人圈、乃至亞洲的重要隆重典禮對待。
(照片來源:翻攝台視轉播)
例如,Ella玩吃男星豆腐的梗,擁抱影帝陳建斌,並幾度Cue台下的老公。不知外賓感想如何?這樣的梗出現在大型典禮,似乎只有台灣才發生。
當然,典禮有收視考量,讓大家莞爾一笑是必要的。只是,這玩笑要怎麼開?就是學問了。 今年奧斯卡的主持人艾倫狄珍妮,其主持被稱為「笑」果十足,今年創下全美收視人口達到4300萬人,是過去10年來最高的一次,得到好評。差別在哪?我們可以先看一下艾倫這次被網友特別記錄的幽默經典名句:艾倫怎麼介紹入圍者?她這麼說:「我要念出所有入圍者的名字,你們都會碰到彼此。你們都這麼有才華,我也不希望你們把這個獎項視為一場競爭。這是一場慶典。就像我們開玩笑說的,這是一場《飢餓遊戲》。我的意思是,到處都有攝影機。你對獎項很飢渴。小珍去年得獎了。這是名符其實的飢餓遊戲。」
另一則是她介紹 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 :「 梅莉史翠普已經被奧斯卡提名過18次。聽起來很不錯,不過如果你仔細算一下,那些禮服、髮型和彩妝,那可是成千上萬的錢啊。簡單來說,梅莉實在無法再負擔入圍任何一次了。」從上面兩例,可以看見艾倫開玩笑,讓人會心一笑,卻不會不得體。
到底,幽默與「low」,怎麼區隔?關鍵在於,艾倫開玩笑的焦點仍是在「電影」與「入圍者」本身,可謂以「電影為核心」的玩笑,這可視為對獎項的聚焦與尊重。然而, 在台灣,主持人開的玩笑卻往往與電影本質、入圍者完全無關(如酸阮經天「早退」),甚至過度聚焦在主持人自身(如Ella玩與老公的梗),都讓人感覺這是可以放在任何節目的「綜藝梗」,而不是聚焦在電影專業的頒獎典禮。
三、頒獎人往往沒有好的前導語 若非冷場就是無厘頭
此外,奧斯卡的頒獎人往往妙語如珠,或講出一段正式、感人的演講詞,國內不知為何,頒獎人兩個一對,往往會出現不知講些什麼的尷尬冷場。或是為了製造效果,出現今年陳妍希親吻楊祐寧頭皮的「頭皮發冷」「頭皮發麻」突兀場面(同樣,這個動作與電影本質或對於認識獎項內容也完全無關)。
若是早知道要當頒獎人,不是應該提早準備講稿?若藝人自己沒有想法,不是應該由經紀人、其他幕僚至少代為謄寫一段?能否把頒獎也視為自身表演的一部份,宛若歌手準備演唱會、演員準備劇本一樣,盡力求好?其實,電影是團隊作業,工分工細而複雜,若能由頒獎人的「前導語」介紹出工作的重要性與貢獻,實能帶動觀眾對於電影的感動與了解。只可惜,台灣時常出現的是無厘頭、不明所已的介紹,常讓人捏把冷汗。
四、現場保全睡著打呼
另一個筆者的現場觀察,乃是鏡頭沒有拍到之處。大會基於慎重,有請保全人員安插在座位中。然而,位於筆者座位正後方、應該是工作中的保全人員,在典禮進行到一半時,竟然睡著,並持續傳出大聲的打呼聲。這,同樣也是細節上展現的「不專業」。試想,萬一他正好坐在國際巨星的後方呢?別人將怎麼看待台灣?
頒獎給好電影,而不是只頒給國內的電影,最難做到的「格局」,金馬做到了。然而,以上這些技術環節一旦馬虎,就像房子有好的地段與結構,但反倒是裝潢、建材出問題,可惜了。
(照片來源:金馬影展 TGHFF 臉書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