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我常想:「如果有一天,上學就像去玩遊戲,那該有多好。」歷經了九年一貫,當時學校老師告訴我們,這樣就會減輕我們讀書的負擔和壓力,傻傻的我們懵懂無知的相信,長大後才發現並不是如此。
我有一個正在讀小學的小表弟,他聰明又活潑,比韓國都教授帥了一點,外表看起來開朗的他,卻因為學校老師教的內容聽不懂,作業不知道從何下筆而感到焦慮,其實看了也是滿心疼的。
是阿,我們的教育體制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每每喊了口號希望我們的下一代開開心心的成長,但是當長輩、老師一個不注意,往往成了他們無形的壓力,特別是當他們還不懂得表達自己、紓解壓力,日積月累下來,到底把我們的孩子形塑成什麼樣子?
(圖片來源:flickr LadyDragonflyCC - >;<)
【原文節錄】
上課像遊戲,孩子都愛上學
天天讀書考試寫作業,下課直奔安親班、補習班,這是台灣小學生的日常作息。但荷蘭小學生好悠閒,低年級每週一天「玩具日」,三年級才有作業,在學校寫完後,放學
就是自由活動。不僅如此,上課內容也很活潑:歷史課能體驗古人生活、烘焙課自己學採買食材、英文課大玩角色扮演。不必死背書,在遊戲中就能自然學習。另有專為小
孩設計的科學實驗室,可以親自操作;也能參加童軍露營,學生火、鋸木、搭營,體驗摸索的樂趣。這樣輕鬆、自然的學習氣氛,難怪孩子愛上學!
在台灣,結束兩個月暑假,如何讓孩子們「收心」回到學校上課,是許多家長們的煩惱。可是在荷蘭,許多小朋友都希望快點開學,因為放假很無聊,上學比較好玩!為什
麼?翻開荷蘭小學生的書包,可能就會知道答案。裡面沒有厚重的課本,或學習用品,有的只是家裡準備的愛心便當,或是一些小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