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土改到立法院過不了關啦,連民進黨也不會給它過,」坐在頗具公司規模的服務處裡,立委王令麟蹺著二郎腿,大剌剌揮舞著雙手,腕上暗紅色的佛珠若隱若現。
這位年底將由商業立委轉戰區域的力霸集團少東批評,已辭職的財政部長王建瑄空有崇高理想,但土地改革的對象應限於少數投機炒作者,「何必搞得天下大亂?」「我自己沒有土地,但我為整個社會擔憂。」
X X X
股市名人「阿不拉」游淮銀,設在彰化員林的競選總部,高掛著戰區分布圖。縱橫股市的他,出入有幾名配掛長槍的保鑣隨行。
談到無殼蝸牛的抗議行動,自稱是「文化人」的游淮銀不以為然:「小孩子買什麼敦化南路的房子?我搬了九次家,去年才住到新房子,」明年一旦進入立法院,「我會為中華民國的理性說話,絕不為不工作、譁眾取寵的人說話。」
X X X
歷經了朝野、統獨、主流非主流等的政治對抗,行政院近來研擬中的土地改革方案,在台灣社會掀起了一波「有」與「無」之間的對立。在這當中,自命「為民喉舌」的立法委員,反對聲浪分外激越。
他們究竟為誰說話?
民意代表為特定族群爭取利益,本是代議政治的天經地義,攸關國本的土改政策,確實也還需要充分的辯論與研商;問題是,觀諸過去立委與土地或明或暗的「親密關係」,不禁令人對「他們究竟為誰說話」畫上了大大的問號。
民主化浪潮沖刷多年後,今年底終將產生真正本土化的立法院,但就某個角度而言,「本土化」似乎也意味著「土地化」。
瀏覽各地候選人的財務背景,自身經營房地產業,或由土地財團資助的,保守估計,占五成以上。以台北縣為例,由房地產界十二名二代子弟組成的兄弟會中,今年就有林志嘉、劉炳華、陳宏昌三人參選。
地狹人稠的台灣,經營房地產一本萬利,土地和選舉的密切關連也非今日始。今年選舉,「土地立委」現象格外值得重視,主要因為土地改革將是明年立院的重頭戲,業者無不視為兵家必爭之地;而以營建為主的六年國建工程,利益相關者也競相爭逐。
藉土地聚集財富,非一人之力能竟功,需賴行政、立法甚至司法體系,上游到下游的一脈配合;這細膩複雜的過程,往往走在非法合法的邊緣,特別需要政治力量的庇護。
一位省級的都市計畫主管就坦言:「民代的財團背景我們都要搞清楚,他說什麼我們都心知肚明。」而中央級的立法委員,憑其特有的職權和身分,有的自營事業,有的應邀入股,也有的純為人媒介關說,在這「土地換鈔票」的共生結構中,掌握關鍵性的環節。
土地政策百廢待舉,立法委員若在政策制訂的上游設下閘門,就會產生制度性的影響。
去年財政部曾有意重新開徵土地交易所得稅,王令麟、鄭余鎮、王金平、何智輝、沈世雄、許武勝等朝野立委一致反對,該案最後也胎死腹中。而八月間國民黨中常會中,劉松藩、王金平、高育仁等人砲轟土地交易依實價課增值稅一案,就是具代表性的「政策性關說」。
各顯神通
設法變更地目、更動都市計晝、或介入各地地價評議委員會操控公告地價,是各級民代都可能涉及的「合法性貪污」,其中立法委員能發揮的效應更高達中央級。
舉例說,非都市使用地變更審查由內政部主管,興設大學或水源地開設高爾夫球場是教育部職權,開闢遊樂區則需交通部核准;這些都得由手握中央各部會預算審查權的立委出面疏通才「夠力」。而某些申請案卡在縣市政府,有力人士可能越級跳到省、中央層次打通關節。
據新新聞雜誌報導,不久前,何智輝、王素筠、徐益權、蕭金蘭等六名立委,在新竹縣湖口鄉以三億五千萬元買進一塊農地;後來申請變更為工業用地,地價上漲,一個月後就出售。其中是否違法,調查局新竹縣調查站正偵查中。另外,地方人士傳說,台北縣五股鄉地區重畫,只有某現任立委家的土地獲准變更,「黃金馬上掉下來」。
而一些今年參選立委的新兵,過去也不乏此類事例。
比如,某高雄市候選人曾數度介入都委會運作,頗獲左營地區地主的支持,而「恰巧」許多馬路都開在這些樁腳的工廠門口。
一位台北市議員也透露,自強隧道邊一塊四千餘坪的土地,前臨大路、公園,後接軍事保護區,卻能變更為住宅區,「偏巧」這地幕後買主為某市議員(也是立委候選人)。
除了主動設法抬高土地價值,房地產立委也常藉職權之便,預知都市計畫變更內容、公告地價調整訊息,及早購地或脫售,以「趨吉避凶」。
傳言某國民黨重量級立委,在南三局交流道預定地附近已買進不少地段,以逸待勞,坐收暴利。而另一位今年首度進軍立法院的知名地方人物,當年也早沿北三局沿線蒐購土地,發了一筆「容易財」。
「從政治賺錢,比從經濟賺錢容易,」一位立委助選人感歎。以立委之權,無論申請建照、貸款、購買公有土地等等,都有旁人不及的捷徑;實例不勝枚舉。
今年二月,王令麟家族的嘉新麵粉飼料油脂公司,向經濟部工業局申購觀音工業區三期土地,擬設廠生產聚酯。雖然外界質疑「聚酯」並非「資本技術密集工業」,但仍在五百家申請廠商中,成為獲准的六十幾家之一。
王令麟承認身為立委,「與政府的溝通管道較通」,曾向經濟部長蕭萬長表示,「你不准我,我就找郝院長。」他強調他的投資額高達一百七十億元,是角逐者中之最,若未獲准將移往大陸。「我當然為自己企業的利益說話,但也是為了國家整體利益。」
立委招牌能招財、辟邪
此外,台糖目前擁有的五萬九千公頃土地,也是許多立委覬覦的目標。他們常以興辦工業為名,向台糖買地,隨後又變更地目牟利。
近年台糖傾向只租不賣土地,有意買地的立委,則在立法院以「提高台糖法定盈餘」或「刪減預算」施壓。
小市民向行庫貸款不易,民意代表則盡得個中「方便」。花很小的土地成本,即可從銀行取得資金周轉。
據工業局資料,立委吳德美、監委朱安雄夫婦創辦的盛餘公司,民國七十五年以五千一百八十八萬九千零八十元向工業局購得高雄小港一塊地,而地籍資料顯示,十七天後即由中小企銀貸款五千一百萬元,三年後又連同其他資產向交通銀行借貸三十三億五千萬元巨款。
盛餘設立時就曾因建廠資金大部分來自政府獎勵的長期低利貸款,而遭批評「假自由他之名,行特權貸款之實」。
圈內擁有各級民代的台北縣房地產巨富三重幫(今年推出蔡勝邦、陳宏昌、陳政忠參選),即為另一例。
三重幫幫主監察院副院長林榮三曾向本刊表示,旗下企業「不用行庫的錢來做生意。」但據地籍資料顯示,七十七年,聯邦建設及其妻林張素娥以汐止鎮社后段的八筆土地(即瓏山林社區),共向台灣銀行貸款十二億元(一般人向台銀貸款極為困難),而當時的公告現值僅二億六千九百餘萬元。
今年競選連任的立委林宏宗,七十六年間與曾振農(今年也參選立委)及前高雄市議員張瑞德,向唐榮鐵工廠購入高雄市前鎮區獅甲段一批土地。七十八年至八十一年七月間,林宏宗以其中兩筆向黨營的中興票券公司貸得十四億四千萬元,當時公告現值約一億九千萬元。
該地段當年以每坪十餘萬元購入,據仲介公司估計,目前已漲到一百萬元左右。林宏宗表示:「土地增值,當然可以再貸款。」
對房地產業者而言,「立委」的招牌無疑有「鍾馗辟邪」的力道,即使遇有法令上的「麻煩」,也常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高雄市一位記者指出,寶成建設公司蒐購零散土地蓋大樓,封住了原有巷道,影響關係住戶進出,但是藉著新舊法之間的差異,並未取得關係住戶同意書。今年三月間,經無黨籍市議員提出,調查局高雄市調處介入調查,工務局遲遲未核發使用執照。
寶成為此揚言,將揭發其他類似案子。後來兩位立委向工務局「表示關切」,使用執照即發下。
拉人入黨像「拚業績」
挾雄厚土地資本投入今年選舉的各方英雄,早已展現凜凜威風。往年年底選戰,通常到了中秋才開始熱身,今年春節即已發動引擎。
企業體一動員,立即轉化為選舉機器。國民黨初選前,某些地方黨部常見財團送來一疊疊員工集體入黨的申請書。據一位高雄燁興集團的員工透露,該集團採「激勵生產力」的方式,每人負責拉五票,拉第六票就發獎金一千元。而該集團推出的李必賢果然高居初選第一。
房地產界參選人,出手闊綽。碧井建設的郭金生,二、三月間分批招待記者新加坡四日遊(一批約十四、五人),據一位受邀的記者透露,「吃最好的,住四、五星級飯店。」
尖美建設推出的二十三歲候選人張智惠,俏麗的相片隨著推案廣告密集曝光;一位地方人士說,她送給里長的洋菸洋酒,一袋就值四、五千元,大樁腳則收到勞力士表。民進黨籍立委李慶雄指出,張智惠重陽節送老人金戒指賄選;她則表示是她叔叔張榮顯所贈送。
現任立委何智輝和王素筠九月底結婚,席開一千二百桌,苗栗鄉親免收禮金,選舉前做了最佳公關。主令麟家族、曾振農、陳明仁和張智惠最近都成立了基金會,塑造回饋社會的形象。
「我想告訴所有買屋、換屋的消費者,這些人的競選經費,你們都已幫他們出了,「無住屋團結組織」發言人曾旭正一語中的。
行政院的土改方案翻騰輿論,土地立委的動作無奇不有,當土改碰上了土地立委,劇情將如何演變?
「立院周處」能除害?
近日正鑽研財經問題的立委丁守中感慨:「要憲政改革時,進來一批意識型態兩極化的立委;如今要談民生法案,又來了一批金牛。」
丁守中認為,如土改之類的法案,應在年底選前儘速送到立法院,因為唯有選舉期間,「行政部門的資源最多,力量最大,」否則明年的立院又是另一番景象。
但是,一位參與土改計畫的行政官員無奈地說,執政黨部為了選舉利害,最怕行政部門「出火頭」,看來年底選前土改不可能定案了。
前瞻土改的命運,這位官員低語:「重點在立法院。」但是各地議會也會紛紛表態呼應,「戰爭才剛開始呢!」
另一位財政官員也憂心,以後幾名財大勢大的委員就可將立法院「包下來」,未來「中常會」就移到立法院去了。
就在同時,這些參選的大地主、建築業鉅子或代理人,無不強調出身貧寒、辛苦打拚的個人歷史;街頭四竄的公車廣告、慷慨激昂的競選宣言,無不誓言為百姓打擊特權,伸張公平正義。
只不過,當發願除害的「立院周處」猛然抬頭時,是否警覺,自己可能才是為患最烈的禍害?
(林蕙娟、許彩雪、林蔭庭聯合調查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