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心中,父親扮演什麼角色?對於許多台灣人來說,父親的責任就是負責賺錢養家,供應孩子過好的生活,但往往因為工作忙碌,而忽略了最重要的禮物──親子關係。
「男主外,女主內」許多華人長久以來奉為圭臬,但對大多數的家庭來說,跟父親的關係也因此有了距離,親子間的對話,永遠停留在「你吃飽了沒?」、「作業寫了沒?」這之類的話題。
荷蘭爸爸卻很不一樣,他們很享受跟孩子相處的時光,就算工作再忙,每一週一定會至少有一天去接小孩放學,他們認為照顧小孩是一種「享受」,而不是「責任」。研究也證實,與父親互動多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比較少發生行為偏差。
有爸爸陪伴的孩子,真的很幸福。
(圖片來源:flickr Petras Gagilas)
【原文節錄】
每週一天奶爸日,荷蘭爸爸兼顧家庭
台灣很多職業婦女為「兼顧家庭」苦不堪言,在荷蘭,即使媽媽是家庭主婦,爸爸們不僅分擔育兒責任,下班回家,仍會洗碗、做家事。
近年來,電視真人實境劇《爸爸,去哪兒?》,不管是韓版或是中國版都造成轟動。即使今日已有愈來愈多亞洲爸爸願意多分擔育兒的責任,但畢竟真正的「奶爸」還是少見。
很多人都想知道,到底亞洲大男人如何帶小孩?他們真的「應付」得了嗎?這正是造就高收視率的原因。但把場景搬到荷蘭,在這裡「奶爸」卻是稀鬆平常。
有些父親甚至兼職照顧小孩,每週一天「爸爸日」,不工作或在家上班,十分普遍。
一個秋天星期三中午,陰鬱的天氣突然出現陽光,距離阿姆斯特丹30分鐘的新維納普市的艾克里科(Elckerlyc)小學校門口,聚集了接小孩放學的家長們。
這一天,小孩只上半天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