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台達電教你認識「水逐跡」,即日起至10/8與您一同為環境而戰!

冰桶風潮後的省思,來聽聽水的故事吧

高宜凡
user

高宜凡

2014-09-18

瀏覽數 26,900+

台達電教你認識「水逐跡」,即日起至10/8與您一同為環境而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今夏最夯的活動,莫過於風靡全球的「冰桶挑戰」(Ice Bucket Challenge),不但成功炒熱漸凍人議題,更成為病毒行銷的新典範。

然而,當大家興高采烈地潑水、大玩濕身秀時,卻不知道以後,水,將是無比珍貴、也難以取代的資源。為了一時興起浪費這麼多水,值得嗎?也因此,不少人讚賞男星金城武用除濕機水自淋的作法,不僅響應公益、也更為環保。

不只金城武注意到了,好萊塢影星麥特戴蒙更以馬桶用水完成冰桶挑戰,他在影片裡說,「現在加州鬧旱災,全球有8億人沒有乾淨水可用,把一桶乾淨的水倒在頭上,似乎有點瘋狂。」2009年就開始關心水議題的他,還一手創辦非營利組織Water.org,呼籲各界重視水資源。

長年關注氣候變遷議題的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上週就在松山文創園區發表「水逐跡」水與環境教育特展,環保署常務副署長張子敬、水利署署長楊偉甫、台北市文化局局長劉維公等官員,都在開幕當天到場致意。

極端氣候增,使台灣更缺水

長年來,比起全球暖化、污染防治、能源價格等熱門環境議題,「水」顯得十分冷僻,為什麼台達電要選擇這個題材?因為台灣在這方面,已經到了不能再等的地步。

很多人不曉得,終年多雨且多颱的台灣,其實是世界排名第18的缺水國。雖有全球平均值(880毫米)3倍、多達2500毫米的年均雨量,但台灣的降雨利用率還不到兩成,每人可用雨水只有全球平均值的1/5。只是在水費價格低廉的扭曲制度下,一般人感受不到水的可貴。

據統計,台灣平均每年有210~235天沒有降雨,往後全球氣溫每上升一度,台灣就會增加20天「無雨日」。今年出現史上首次「零八颱」(整個8月沒有颱風),不少氣候專家都擔心,2014年的秋冬將會特別乾旱。

不僅如此,極端氣候造成的瞬間暴雨,不但容易帶來水患,更提高水庫集水的難度。台達企業信息暨投資人服務部資深處長周志宏苦笑,「大家常以為下了那麼多雨,水庫應該是滿的,其實沒有!」

水不但影響人的生活,更衝擊經濟發展。3月份公布的聯合國氣候委員會(IPCC)第五份氣候評估報告(AR5),預估隨著溫室氣體濃度上升,將導致亞熱帶地區可再生地表水與地下水大幅減少,可能引發農業與工業部門間的水資源爭奪戰。

諸如此類的水議題最新發展趨勢,很多人都還沒有認知。當我們為核能、電價、跟工業污染吵個不停時,也該多給水一些關注的眼光。

台達電教你認識「水逐跡」,即日起至10/8與您一同為環境而戰!_img_1

(圖說:台灣水資源不算充沛,又面臨極端氣候的挑戰,每個人都該具備水議題的基本認知。)

聽水說故事,感受不同人生

不過,要跟一般大眾溝通冷門的水議題,可得花費不少腦筋。

經過四個月的思考與籌備,台達電不用科學數據或災難行銷恫嚇民眾,反而改採藝術風格的互動式展演方法,讓參觀者能在無壓力的狀態下接收訊息,進而引發反思與行動。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郭珊珊觀察,諸如85%的人住在地球最乾燥地方、7.8億人無法取得潔淨水源、每年超過600萬人因水喪生,大家聽到這些既悲觀、又硬梆梆的資訊,就充滿無力感,久而久之便對水議題冷感。「光用科學數據說教,民眾真的聽不下去,必須改變溝通的方式。」

走進水逐跡展場,你會先看到一個大大的「水」字,用投影機打出上面隱含的字句,彷彿一台引導觀眾閱讀的字幕機。裡頭還有象徵雨滴、漣漪、雨雲的大型藝術裝置,讓人彷彿身歷其境,體驗水的各種形態。

想知道更多資訊,只要翻開背板、點閱螢幕、或透過數位互動裝置,就可得知關於水的各種數據。如每生產一公斤的牛肉,得耗費1萬5000公升的水,點一杯咖啡,也得用掉上百公升的水。

最特別的是,台達電還蒐集了許多跟水有關的故事,透過鄉土作家吳晟、水利工程師、及超馬好手林義傑的口述與親眼所見,傳遞關於水的生命故事與異國文明。

比方說,四大古文明(巴比倫、埃及、印度、中國)的興衰,都跟河水的榮枯襲襲相關。在海地,水的價值比任何資源都高,時常引發村落間的衝突,衣索比亞的婦女為了取水,必須扛著20公升的水桶,行走經過8小時、超過20公里的漫長山路。即便在用水方便的台灣,也有許多原住民得拔山涉水,克難地架設引水管線。

這許許多多的「水文人生」,彷彿向每位參觀者訴說著:「水,不只是你想像中的水!」這也是展覽取名水「逐」跡的原因,暗喻古往今來的人們,總是逐水而居,為了水譜寫生命故事。

台達電教你認識「水逐跡」,即日起至10/8與您一同為環境而戰!_img_2

(圖說:超馬好手林義傑除推廣極限運動,同時也讓觀眾感受自己在缺水地區的見聞與心靈震撼。)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為水行動,日常生活就能實踐

離開展場前,最後一塊展區秀出大家日常都能做到的護水行動,如刷牙洗臉時不讓水龍頭一直流、改用省水馬桶等,鼓勵每個人開始為水行動。

展場還有一區叫「阿乾浴室」,是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著名的減碳達人張楊乾一家人的具體實踐,他們一家四口兩個月只用了9度水,換算成基本用水費只要45元,相較於台北市民的平均用水量,阿乾一家節約了近九成。「沖廁所用得最多,足足占了28%!」張楊乾分享。

很難做到嗎?其實他的省水秘訣很簡單,就是回收洗衣水、洗澡水、並且在陽台收集雨水,就能省下可觀的生活用水量。不用什麼高科技,只看你願不願意做。

台達電教你認識「水逐跡」,即日起至10/8與您一同為環境而戰!_img_3

(圖說:減碳達人張揚乾一家四口,每兩個月只用了9度水,證明不需高科技也能實踐日常節水。)

曾到太平洋島國土瓦魯當過兩年環保志工、目前擔任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計畫專員的吳郁娟回想,儘管土瓦魯四面環海,水資源卻異常缺乏,只能靠屋頂水桶收集雨水。

「哪邊是熱帶氣候,雨來得快、去得也快,雨水很難收集,人們每天一回家就得敲敲水桶,看看還剩多少水。」回台以後,她發覺台灣用水真的太方便、也太幸福了。

或許直到現在,台灣人還不必為水煩惱。但為了我們的下一代,不妨找個空檔認識一下水逐跡。希望看完之後,大家可以對水議題多點了解,而不是只會盲目跟著流行沖冰桶,因為那桶水的重要性,超乎你我的想像。

台達電教你認識「水逐跡」,即日起至10/8與您一同為環境而戰!_img_4

(圖說:水逐跡展採用許多新穎的互動展覽手法,並以生命故事敘述,讓民眾主動接受各種訊息。)

「水逐跡」特展小檔案

* 時間:2014年9月13日至10月8日(每日10:00-19:00)

*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1號倉庫

* 參觀費用:免費入場

* 主辦單位: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 網站:http://waterforrun.blogspot.tw/

【展區規劃】

● 水在改變:從古文明歷史之河出發,看見古文明受水患乾旱牽引的興衰禍福。

● 寶島水聲:傾聽我們生長土地的水聲,作家吳晟、那瑪夏原鄉住民、水利巡查員,閱讀生命故事,學習疼惜水脈的智慧之道。

人人為水.有感行動:超馬好手林義傑橫越三大缺水區,貼近乾旱大環境的震撼。全球為水行動集結各地創意節水與智慧政策。

體驗三點水:體驗水的秘密。一座大型水滴藝術裝置,二個互動投影遊戲,寓教娛樂中感受水足跡的代價。

願意:最後,不是結束,是開始。選擇您願意的為水行動,送出漣漪投入一票。

台達電教你認識「水逐跡」,即日起至10/8與您一同為環境而戰!_img_5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