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餿水油事件風暴延燒!身處外食環境如何自保?

【時事話題】

黃漢華
user

黃漢華

2014-09-06

瀏覽數 29,550+

餿水油事件風暴延燒!身處外食環境如何自保?
 

強冠餿水油事件再次引發食安危機,又有GMP廠商陷入風暴,顯示食品業管控又出現問題。台北醫學大學公衛學系教授韓柏檉認為,食安事件近年密集發生,業者沒有記取教訓,沒有追查原料來源,缺乏食品風險的意識。

「我們生活在充滿風險的社會,」韓柏檉說,食品安全就是一項風險。

如何在這樣的飲食環境下自保?哈佛健診建議大家,外食的時候選擇蒸、烤、水煮,滷味的食物,少吃煎、炸等用油量重的食物。

發生餿水油食安問題,目前已知235家業者受影響,可是,卻有連鎖水餃店業者說自己也是受害者,韓柏檉認為,食品製造廠商要負責,他們沒有了解原料來源,就不能自稱冤枉。

此外,直接接觸消費者的賣場,責任也很重大,可是,賣場業者至今也是沒有風險意識,缺乏自主管理的觀念。

韓柏檉最近接受衛福部食藥署委託,幫量販店業者上課,教導「消費者保護和風險教育」,發現來聽課的賣場,他們派來的受訓人員,層級不如預期,他說,如果主管沒有建立觀念,不追查業者的原料,食安問題還會不斷發生。

根據食藥署初步了解,強冠油品主要使用榨過的廢食用油、回鍋油,屬於「劣質豬油」,和大陸的「地溝油」不同,也和廚餘的「餿水油」有異。署長葉明功認為,劣質豬油對人體沒有立即傷害,但是,摻雜劣質物就是詐欺。

韓柏檉同意葉明功的看法,他說,食品來源毒性,不是一概而論。毒性有分小毒、中毒、劇毒等多種性質,對身體的危害除了要視毒性如何,也要看毒素濃度、食用頻率和食用時間而定。

以餿水油為例,民眾現在想要降低這項風險,除了不再吃受汙染的食品,可以多吃深綠色蔬菜和地瓜,加強身體排毒功能,並注意排便是否正常,少吃含有食品添加劑的食物。

【會員限定活動】護國神山怎麼造?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背後的賭注!

然而,現代人生活忙碌,無法避免外食,更難以掌握外面店家的用油。哈佛健診建議,選擇蒸、烤、水煮的食物,若是烤物,選擇烤爐、烤箱,而非碳火的烹調食物

再者,滷味所用的油較少,是另一選擇,儘量不吃煎、炸等用油量重的食物,可減少接觸機會。

哈佛健診的醫師群認為,最好是在家自己烹煮,可掌握油品來源,也可選擇種類,例如,燃點高的椰子油是不錯的選擇,較不會產生加熱冒煙後的自由基。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