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認為能活到100歲的人並不多,也因此百歲人瑞的人生故事總能引人入勝。
實際接觸過這些百歲長者的人,多數都會被他們的生命故事所感動。
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楊培珊從2008年開始,在台灣各地訪問百歲人瑞。有國內第一位女性公車駕駛員、第一位將一貫道帶入後山的典傳師、還有每天鍛鍊身體,至今還能盤腿打坐數小時的長者。
研究起源,靈感是來自楊培珊丈夫的阿嬤。阿嬤年幼家貧,沒上學,但她風趣、幽默、充滿生命力,90歲投入慈濟環保工作,活到104歲高齡才自然往生。
目前楊培珊正著手她的人瑞研究,計畫訪問100位100歲長者,打算集結成一部《百歲萬歲》的書,寫出他們的人生觀。她認為,人瑞研究是希望能提供具體的老年印象,讓大家勇於面對生命,不論長短。
2011年,人瑞的生命力,還吸引來自馬來西亞的僑生張國耀,在台灣拍攝一系列百歲人瑞的照片,成為他的畢業展作品。
77年次,張國耀高中畢業後申請來到台灣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就讀。對把玩相機很有興趣的他,高中開始就擁有第一部數位相機,每當校內舉辦各種活動總會到處拍照。因為天生的美感,照片取景常受到朋友稱讚,讓他愈拍愈有信心。
大學就讀應用美術系要交的作業,同學會用繪畫呈現,他就常用攝影照片交報告。大三還擔任校內攝影社社長。大三下學期開始,同學們陸續準備畢業成果展,張國耀花了半年時間還找不到主題。那年正好是中國民國100年,他靈機一動,想出要拍攝100位人瑞的照片。
對台灣環境相當陌生,但為了拍攝這些散居在全台各地的長者,張國耀南來北往,連澎湖都去過,超過半年時間,累積拜訪了140多位老人。
完成這項超級任務,讓年輕的張國耀見識到各種不同的人生。
有遇到102歲的老先生還可以下田耕種。一對家住苗栗的夫妻檔,結婚80年依舊鶼鰈情深,在鏡頭前百歲爺爺還大方地親吻奶奶。還有一位住在安養院的阿嬤,長久沒有家人探望,還以為張國耀是他孫子,握著他的手猛親。
對他而言,留下的不只是一張張的照片紀錄,還有存在內心的感動。
你身邊有親友是百歲人瑞嗎?不妨保握機會,親身聽聽他們人生的精采。
(圖說:張國耀與人瑞奶奶合影/宜蘭頭城-吳林送婆婆/2012 ;那時婆婆對國耀和另一位同行的朋友漢順說:「你們一定是疼我,所以才會來看我的!」;圖片提供/張國耀)
張國耀攝影作品:《百歲》
這一張張照片都是橫跨一個世紀的生命,張國耀以極色黑白的真實影像記錄這百位世紀容顏,無聲地傳達每位百歲身後的世紀故事。
(圖說:金門縣列嶼鄉/2011;羅方塊婆婆)
羅方塊婆婆出生於民國前6年,8歲時纏足,18歲結婚,19歲生長子,共生了6子1女。婆婆經歷過823炮戰,當年戰爭時全家人逃到台灣去,但因為不習慣台灣的生活,所以又回到金門和長子相依為命。家中的印傭非常熱情招待我們,還拿出手機分享她平常照顧婆婆的一些生活影片,婆婆小時候雖然沒讀過書,但腦袋很精明,尤其是對數學。其中一段影片就是婆婆拿著一疊子孫給的千圓鈔票,一張一張慢慢數...數好以後又趕快把錢藏起來怕被拿走。
婆婆常常很感歎的說,已經活了一百歲,卻得不到快樂。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捧起佛珠,默念著「阿彌陀佛」,想藉由佛祖的力量,撫慰心靈。每天數著佛珠、念「阿彌陀佛」,成了心靈上最好的依靠。
(南投縣國姓鄉/2011)
(圖說:台中市北屯區/2011;廖樹金爺爺)
廖樹金爺爺住在遙遠偏僻的北坑港。到達北坑港還打了3次電話給爺爺問路,找了大概40分鐘才找到爺爺的家。(很神奇,爺爺可以自己行動,還可以接電話!)前一晚打電話過去確認時間的時候,爺爺的家人就跟我說,爺爺很愛泡茶和聊天,你來到的時候他就一定會請你喝茶!果然,我們一進門口爺爺馬上就拿了兩杯自己泡的茶給我們。
爺爺說:現在的年輕人都在亂買亂吃,而且現在加工食品很多,又很不衛生,這樣身體很不健康!爺爺的養生之道就是每天都喝茶,泡茶經驗最少也有80年!
(雲林縣/2012)
(圖說:金門縣列嶼鄉/2011;林洪耳婆婆)
林洪耳婆婆出生於民國前8年,從小就裹三寸金蓮小腳,據說,裹小腳是因為以前的審美觀覺得腳越小的女孩越美麗,越有教養,而且俗語也有「品頭論足」,評定一個男子的社會階層,要看他有沒有讀書識字;看一個女子的身世,要看她有沒有纏足。因此許多家長在為了日後女兒的幸福,就在兩三歲時就用布,至用竹子來夾、用石板來壓、用棒槌來敲,阻止腳發育,年紀越小效果越好,有些年紀稍大的女孩還把腳和腳趾折斷,完全都是為了滿足當時男人的慾望,其實這是一件非常不人道和殘忍的事,對那時的女孩來說,身心靈都受到了極大的創傷。隨著時間的消逝,裹小腳會成為歷史和過去。
婆婆行動比較不方便,行動都需要由印傭攙扶,因此大部分時間都只會在臥房裡休息,包括吃飯和上廁所。印傭說婆婆只會聽孫女的話,但孫女現在在台灣,不然的話婆婆一定很樂意拍照。印傭在一旁非常努力的在哄婆婆拍照要看鏡頭要笑,還兩度為了躲鏡頭然後直接躺在床上假裝睡覺,但沒多久又坐起來發呆,所以國耀只好躲在角落在盡量不打擾婆婆的情況下按下快門。
(圖說:台北縣樹林市/2010;王德成爺爺 民國前3年)
王德成爺爺是國耀百歲計劃裡第二位拍攝的人瑞。第一次去拜訪的時候因語言不通無法正確說明來意,爺爺的妻子也不允許我拍攝,所以第一次就失敗了。事隔好幾個月後,趁拍攝當天(2010年12月27日)的天氣還不錯,就決定再去拜訪一次!
王爺爺每天早上都會推著手推車到離家數公里的稻田外耕種,爺爺還可以自己拿鋤頭除雜草,播種,澆水等都不假手於他人。沒有親眼目睹這一切我也不會相信一個高齡102歲的爺爺可以如此的強壯。大概下午三四點左右爺爺就開始收拾和清洗農具,把東西整理一番後,就會到附近的一家小廟上香拜拜,之後又一個人推著手推車沿著小路慢慢走回家。
回到家之後,爺爺第一時間就是打開電視,(其實爺爺好像是在半睡眠狀態看電視,可能耕種了一整個上午也都很累吧!)開電視或許只是種習慣或只是需要聲音陪伴?爺爺喜歡吃糖果和甜食,我問爺爺家人,那爺爺不會有糖尿病的問題嗎?爺爺家人都說沒有,爺爺身體狀況一直都保持的很好。雖然跟了爺爺一整個上午,但爺爺在之前都不知道國耀來的目的,後來經過家人說明之後,爺爺才知道原來我是來拍照做記錄的,爺爺之後之後非常開心,在國耀要離開時還送了一隻棒棒糖!
(雲林縣/2012)
(圖說:台中縣豐原市/2011;劉簡雙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