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次的世界盃,一場堪稱比奧運更受歡迎的國際賽事,台灣人怎麼能夠缺席,但弔詭的是,除了球星魅力、國家光芒外,實在想不出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能夠如此瘋狂,每四年就要再解釋一次什麼是越位,什麼是自由球。
台灣一直一來,將棒球視為國球,是國家重點培訓項目。足球在台灣相對弱勢,連要有一個像樣的場地都難上加難,光是草皮的保養,就讓政府部門吃不消,經費不足,投入資源少,以至於人才培養不易。
燈光設計大師姚仁恭發現,在台灣偏鄉地區的原住民,踢起球來其實很有潛力,甚至曾經得過青少年世界足球冠軍,但成人足球在國際足總排民卻只有176名。其中很重要一個原因,是因為地處偏鄉,經費有限,而缺乏實戰經驗。
因此他自掏腰包,邀請國際級的教練,並為球員設計特製菜單,為了就是能夠多與國際接軌,為這群台灣小將闢出一條可走的路。
(文:大學生強尼 圖片來源:Flickr Tai Gray)
【原文節錄】
「三三足球隊」,帶領偏鄉小將把夢想做大
台灣青少年足球隊實力堅強,礙於偏鄉經費不足,難送球隊四處征戰。於是姚仁恭全力贊助、組成聯盟,邀全台隊伍定期比賽,讓小球員的夢想有更多實現機會。
兩支宿敵的隊伍,一群原住民孩子和一個由英國、法國與台灣組成的三國教練團,竟在台灣的後山花蓮打造出一個堪稱全台最強的少年足球隊。這是個什麼樣的故事?
6月中旬,2014年FIFA世界盃足球賽正在巴西展開,全世界陷入四年一度的足球狂熱。而在距離巴西萬里之遙、寧靜的台灣花蓮美崙國中足球場上,也有一支還鮮為人知的少足勁旅,正為了今年8月將首度在台灣舉辦的另一場國際級足球賽事,進行祕密集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