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青年議題大調查 公共議題、國際觀待加強

大學生觀點

大學生強尼
user

大學生強尼

2014-06-16

瀏覽數 10,900+

青年議題大調查 公共議題、國際觀待加強
 

太陽花學運過後,讓各方開始探討「世代差異」的議題。然而,在本次遠見雜誌的調查中,真正關心公共政策的青年,僅佔8.8%,此外,普遍學校標榜的「國際觀」,對學生影響不大。

從調查數據顯示,年輕人普遍對公共議題的表達方式,以網路留言或是按讚居多,可以從種種現象發現,很多人僅止於在網路上發言,進行「鍵盤抗爭」,最後流於酸民論戰,實際上並沒有辦法形成影響力。

另外,從現在各大學的幾項指標當中,都可以發現「培養國際觀視野」都列在其中,但實際參與課堂,可能也只是上課看個國外的YOUTUBE影片,或是念幾章國外文獻,但無法對培養國際觀產生明顯的助益。

(圖片來源:Flickr NASA Goddard Photo and Video)

【原文節錄】

年輕人最崇拜郭台銘 最在意薪資、物價、食安

青年議題大調查 公共議題、國際觀待加強_img_1

太陽花學運凸顯出台灣的世代差異,與青年對話是當前必須正視的議題。但年輕人到底關心什麼?《遠見》的青年議題大調查,提供了解新世代的方針。

318學運讓「世代差異」成為各界關注焦點。而今年520、馬英九總統上任六週年當天,也特別選擇到台中中國醫藥大學與年輕人對話,並預備成立35歲以下的青年顧問團,讓年輕人參與國家決策。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到底時下年輕世代關心什麼?平常獲取資訊、表達意見與參與社會的方式是什麼?遠見民調中心接受季風文教基金會委託,進行年輕人行為、態度與價值觀大調查。

結果顯示,68.5%的年輕人跟上一代無異,主要從電視獲取新聞資訊,第二高的是網路26.6%,而報紙只剩2.1%。交叉分析發現,20~30歲選擇網路為主要獲取資訊管道的比率,高於超過30歲。

然而電視與網路都強調及時性,訊息資訊不完全,容易影響青年對公眾議題的正確判斷。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