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只要碰到晶華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通常說沒幾句話,他就會馬上從口袋拿出手機,展示起4月下旬才開始試營運、位在小西門的台南晶英酒店照片,「這絕對是台灣獨一無二的人文飯店,」他滿意的不得了。
當面問潘思亮,他嘴上不承認,直說「下一個飯店,永遠是最好的飯店,」但身旁的幹部都知道,潘思亮為了這家飯店,真的是煞費苦心,還曾經連續四個星期都親自下台南督軍,這是晶華酒店集團目前另外八家飯店,從沒有過的待遇。
(圖:晶華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
為什麼潘思亮這麼看重台南晶英酒店?除了台南五星飯店已經進入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之外,台南晶英酒店是他旗下晶英品牌的第三家。
不同於太魯閣晶英是和台灣中國旅行社合資,蘭城晶英也是業主投資,晶華團隊負責經營,台南晶英酒店則是由晶華向國泰人壽承租土地20年,斥資超過10億進行裝修,也因為百分之百持有,讓潘思亮一心想「打造出人文五星飯店的新典範」。
這幾年來,國內以在地文創為賣點的民宿何其多,但就是沒有一家五星級酒店,能夠達到「在地文風」的境界,「人文氛圍不只是在設計風格上,而是完全融入飯店的體驗中,」一身灰色西裝的潘思亮收起笑容,正經八百地說。
也因此,9月即將開幕的台南晶英酒店除了承襲了潘思亮鍾愛的「摩登中國」(Modern Chinese)風格,也因為孔廟距此不到500公尺,從公共空間的設計到客房備品的選用,都取材於儒學書院元素,並且運用了潘思亮口中的「五文」,展現台南的在地風情。
所謂的五文,指的是文字、文化、文物、文明和文創。大廳書苑裡的孔子相關書籍、櫃台上文房四寶其中之一的硯台和房間裡毛筆吊燈、超大毛筆,是文字的延伸。
如果企業到台南晶英開會,提供的茶點不是蛋糕、茶或咖啡,而是冬瓜茶、棺材板、蚵卷、碗粿、蝦仁肉圓、米糕或安平豆花等府城小吃,這是府城文化之一。
進入二樓宴會廳前樓梯間的「蝙蝠飛天」、Robins餐廳牆上以織布柚和銅綠柚做成的雲朵,以及宴會桌上古時候用來當作書架的多寶閣,則是文物。
每位進入台南晶英、辦理住房登記的客人,都會被奉上一杯溫熱的好茶,裝盛的陶杯,這是開幕之前,總經理帶著所有員工到當地窯場,親手捏製的,杯底更簽下他們的名字,代表他們好客的誠意,這種服務精神,更是一種文明。
還有宴會廳天花板上的如意雲紋,概念來自於佛教法器,象徵吉祥如意之意,潘思亮說,光是打模就7次,花了一年時間才完成,無庸置疑,這是文創產品。
潘思亮試圖透過新世代的文創手法,讓所有到訪台南晶英的客人,都能感受到台南舊時代的感動,更希望藉此能在這個被喻為僅次於台北的國際觀光飯店超級戰區突圍。
他不諱言,現在的台灣,幾乎每天都在開新飯店,估計到2016年,全台飯店旅館的總房間數將比現階段多出50%,不過,屆時勝負也自然見分曉,「唯有做出質感,才能成為贏家,」潘思亮提高聲量說,自己相當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