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在就職總統六週年後兩天,接受《遠見》雜誌專訪。這是馬總統上任後第三次接受《遠見》專訪,第一次是第一任就職百日,2008年9月。第二次是2011年12月。
跟往日不同的是,這一次多了懷念5月過世的母親。憶及母親時,總統仍數度語帶哽咽,眼眶泛紅。
但就在這一天也有讓總統感到高興的經濟數據發表。經過6年努力,最新失業率首次降到3.9% 重新回到3字頭。第一季經濟成長率3.04%,也比預期好。
其實今年頭幾個月,台灣社會並不平靜。318學運、反服貿、反核四……,這些敏感而棘手的議題,他在訪問中一項也沒迴避,大多侃侃而談。
馬英九在歷任總統中,堪稱數字記憶的「最強大腦」,每一個日期說得準確無誤,經濟數據倒背如流,提到勞動部的「青年就業讚」計畫,他清清楚楚記得,初次求職或半年內連續失業的青年,可向政府申請兩年12萬元的職業訓練補助,現在已有2萬8802人完成資格認定,已就業1萬9210人,其中參訓後就業的則有5105人。
總觀過去六年來,台灣其實是處於變革的關頭,從證所稅、美牛風波、油電雙漲及兩岸服貿協議,馬英九的改革,不管方向對不對,全部面臨龐大阻力。
爭議聲中,掩蓋了他任內推動的不少成績,如為了平穩房價,終於讓不動產交易實價登錄上路,對台免簽或落地簽國家及地區已增至140個、兩岸簽了21項協議等,這些都對未來深遠遠。
細屬為時1小時15分鐘訪問中,談到反對黨「霸佔主席台」,讓議事無法進行,可說是他最密集使用的一組詞彙。可以感受到他對立法院的無可奈何。
本次專訪,《遠見》鎖定近日來台灣社會最關心的青年前途、兩岸關係、兩黨溝通、核四與能源未來等,請教馬總統。以下是專訪影音:
完整專訪內容,請參閱2014年6月《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