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4日,非洲奈及利亞激進的伊斯蘭團體「博科聖地」(Boko Haram),以反對西方教育為由,綁架了200餘名正在上課的女學生。他們先將校舍縱火,隨即以火力擊倒軍警,並將女學生送上大卡車,載運至叢林中消失無蹤。
事後,博科聖地頭目發表影片聲明,堅決拒絕西方教育,並表示奉阿拉之名,將讓這些女孩以12美元(約360台幣)的價格賤賣至鄰國,引起國際激憤。
電影《即刻救援》中,恐怖組織隨機綁架女學生,再將女學生販賣給妓院、酒家的事件令人膽顫心驚,現在卻在奈國真實上演。很多家長現在面臨家中心愛孩子生死未卜的煎熬,在奈及利亞當局怠慢的救援行動下,不少家屬的父親及兄長甚至組成自衛隊,試圖營救心愛的女兒。
根據美聯社報導,美軍已派人抵達查德支援,奈及利亞軍方也表示,已鎖定遭綁架女孩的所在地,但怕危及無辜生命,無法盲目的貿然前去搭救。
這起事件,是許多伊斯蘭國家反對西方教育的縮影,在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都曾發生類似事件,造成無數學生因此傷亡。這些學生的「受教權」在當地完全沒有受到保障,因為恐怖組織將西方教育視為威脅,孩童上課的教室,經常成為攻擊目標。
2013年秋天發生在奈及利亞尤比省農學院的屠殺事件,國際特赦組織就表示至少有千人被迫離開學校。
想要學習 卻沒有安全環境
如何保護學生,讓學生有安全的學習環境,成了當局政府最需解決的問題。類似博科聖地的組織,普遍認為學校是世俗的象徵,因此頻繁攻擊學校,男學生被殺、女學生則被訓誡離開校園,放棄學業去結婚。
巴基斯坦的知名學生馬拉拉,因為積極爭取婦女受教育的權利,不僅獲得巴基斯坦第一屆全國青年和平獎,也受到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才16歲的她,卻因為支持婦女教育,而遭塔利班槍手暗殺,情況一度危急,所幸現在已經康復。但顯見伊斯蘭國家特定組織對教育的抹滅。
「去上學」這個對我們而言再稀鬆平常的事情,卻對當地的孩子而言,成了最奢侈也最危險的決定。
國際人間團體成立了「BringBackOurGirls」專頁,祝福奈及利亞被綁架的女學生能回來,吸引美國眾多女星響應。包括艾瑪華森、安海瑟威等,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也手持標語拍照,呼籲群眾一同上網連署,譴責暴力,也共同祈禱被綁架的女孩能獲釋,現在已吸引20萬人聲援。
這場「教育戰爭」也許不會這麼快落幕,就算許多學校現已明定「教育安全區」,並簽署協定與同意政治退出教育,但還是有許多不肖之徒為非作歹。
全球目前還有數百萬的兒童被排拒在教育門外,如何讓孩童安全的學習,是解決全球教育危機的第一步。
BringBackOurGirls:
https://www.facebook.com/bringbackourgirls
(圖片來源/BringBackOurGir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