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北捷喋血案 媒體過度報導細節,恐影響人心!

專家:重複播放衝擊不亞於親身目睹

林思宇
user

林思宇

2014-05-23

瀏覽數 22,300+

北捷喋血案 媒體過度報導細節,恐影響人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台北捷運發生喋血事件,引起社會極大的關注 。精神科醫師提醒,大眾不要忽略重複放的衝擊,並不亞於親身目睹,特別是體質敏感的人;這是單一偶發事件,民眾不要過度恐慌。

捷運是台北人和觀光客最方便、安全的運輸工具,如今最信任的環境反而成為最危險的環境,捷運族更是人心惶惶,也讓很多家庭失去摯愛,令人心痛。

除經歷暴力過程的民眾有症狀,需要心理輔導外,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科主任葉啟斌提醒, 從臨床經驗顯示,許多人看完各式載具(媒體、YouTube等)放映及撰寫的細節,會感覺很驚恐,整天心神不寧或是睡不好,呼籲媒體不要報導經過細節;提醒尤其是體質敏感的人,避免暴露在不愉快會影響心情的載具中。

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許正典也很擔心負面效應擴散。他說,此事是「單一事件、偶發行為」,民眾及媒體不要過度煽情,大眾都在劇情拼湊,彷彿瞎子摸象,只想用最煽情的劇情來抓住人的恐懼不安、煩惱死亡的心情。

許正典解釋,民眾焦慮是難免,但是千萬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而原本敏感體質的人就容易受刺激,所有人都在談論或是描述負面事件,將會導致大家都憂心忡忡,呼籲大家要「見招拆招,隨遇而安」,千萬不要因為可能遇到的萬分之一風險,而造成內心不安,影響生活。

長期研究媒體與自殺關係的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鄭泰安說,事件發生後,媒體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此時大家一定會很擔心該怎麼辦,也一定會有創傷症候群的出現,但是大家報導適可而止,過度報導細節,就如同自殺一樣,容易影響有類似心理背景的人,反而對此類人有正面刺激作用,引發模仿效應。

針對此次事件,許多精神科醫師私下討論,認為從片段的資訊來看,犯案者沒有到瘋的程度,但是否有到狂的程度還是個問號。他們推斷,長期成就感不足,造成自信心不佳,可能造成扭曲行為的發生。

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實現,大部份的人是正向健康自我實現,例如當醫師的認真當醫師,解除病人痛苦;當健康的自我實現沒有被實現時,就容易走上扭曲非健康自我實現的道路。

北捷喋血案 媒體過度報導細節,恐影響人心!_img_1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圖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任劉宗憲醫師呼籲,若負面情緒太多,無法自我調適時,一定要尋求專業協助;攝影/林思宇)

為了避免人走上不健康自我實現的道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任劉宗憲說,當腦海常浮現可怕記憶、變得驚恐、沮喪、內疚或很難信任別人或難以入睡影響生活時,可以試著跟愛護你、支持你的家人朋友談談,此時有人陪伴,說出來或是哭出來都可以協助平復心情。若仍走不出來,一定要尋求專業協助。

台北市成立「24小時你我安心諮詢專線」,民眾只要打市民熱線1999轉2521尋求協助即可,24小時有專業人員接聽,適時會轉介,避免悲劇重演。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