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溫地區街上隨便找個路人問:要去漁人碼頭(Fisherman’s Warf)該怎麼走?十個裡面有九個會遙指隔壁城市Richmond的Stevenson南端的漁人碼頭。那個漁人碼頭沒有舊金山的出名,範圍也不太大,但是可以搭船出海賞鯨,海邊有數家海鮮餐館,一家知名的Fish & Chips「Pajo’s」,一家歷史悠久的鮭魚罐頭博物館,以及到了週末早上碼頭邊停了數艘漁船當場賣起海鮮 — 的確是眾所皆知,觀光團必到的景點。
事實上,在溫哥華市區內也有個漁人碼頭。如果不是內行人根本不知道;就連身邊許多溫市居住了數十年的老移民朋友,壓根不會相信就在市中心有這麼一個可以在船邊跟老闆討價還價買海產的地方。
這個False Creek Fisherman’s Warf座落在Granville Island旁,West 1st Ave 的盡頭。今年5月10日,溫哥華一年一度的Spot Prawn Festival就在此登場。
說這個節慶前,得先知道Spot Prawn是何方神聖。顧名思義,Spot Prawn是因為身上有斑點而得名。這種生長在北美西岸的蝦子,和名滿天下的日本牡丹蝦是近親,因此國際間也稱之為「加拿大牡丹蝦」。每年5月中起的80天是盛產期。因為肉質紮實有彈性,滋味鮮美,產期極短,因此被老饕們視為是「海鮮極品、蝦中林志玲」(誤)。一到了產季,整個大溫地區所有高中低檔餐廳,菜單上最火紅的就是牠。
為了迎接Spot Prawn盛產期的到來,主辦單位每年5月初都盛大舉辦這個慶典。活動其實很單純:上午11:00到下午3:00,碼頭旁的帳篷裡有來自溫哥華各大五星級飯店的主廚為你獻上當天早上剛撈捕,現場烹煮的Spot Prawn。除此之外,現場還有樂團演奏,葡萄酒試飲,名廚示範如何料理Spot Prawn,以及Ocean Wise和Sea Choices這兩個公益團體舉辦的小朋友活動。
只要憑事先在網路上購買的餐券(加幣$15),就可以現場立馬大快朵頤現煮的斑點蝦。不過因為活動過於熱門,通常沒幾天票券就銷售一空;向隅的人只能到現場排隊碰碰運氣了。
活動當天上午,約莫10點半,三三兩兩的群眾不約而同從四面八方往碼頭邊移動。活動還沒開始,現場人影幢幢,萬頭鑽動,已經有數百人成三條長長的人龍。買過餐券的人手一個紙盤,在隊伍中和朋友家人聊天等候;手上沒有票券的,只能忍住轆轆飢腸,耐心地一寸寸往售票的活動帳篷前進。
11點半左右,紅通通的蝦子從熱鍋裡一勺勺被撈起,冒著煙一盤盤擺在長桌上。總鋪師見所有淋醬,配菜,烤麵包攤食物以及人員就位完畢,一聲令下,廚師的夾子開始揮舞。等候已久的人們臉上笑容綻放,口水和胃液不自覺開始大量分泌,迫不及待把盤子推給分發食物的廚師們。
三尾艷紅碩大的Spot Prawn淋上醬汁,綠色沙拉葉菜圍繞,加上一顆剛烤過的熱騰騰麵包,的確令人食指大動。搶先頭香的民眾,各自找到安身的地點一屁股坐下,開始狼吞虎嚥起來。於是乎在木頭甲板上,排隊的路旁,野餐桌上,或是主辦單位貼心準備的雞尾酒高腳桌邊,各種囫圇吞棗吃相出籠。如果事先不知此活動而路過這些食客的身邊,你一定會以為到了大胃王比賽的現場。
正中午12點許,人潮不但沒減少,比一個小時前更多。聽到工作人員對著陸陸續續加入排隊的民眾說:現場食物已經賣完了,請到那一邊排隊等待另一批蝦子送來…. 即便難掩失望,大火還是乖乖地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另組人龍排隊。蝦子如此奇貨可居,真不知道是因為主辦單位高超的行銷手法?還是溫哥華人對海鮮情有獨鍾?
無論如何,洋人注重生活品質和情趣,從歡迎小小一尾蝦子的活動中可見一斑。在斑點蝦嘉年華會中沒吃到蝦子的人,要不改天到漁人碼頭或是回頭到各大超市買些鮮蝦回家親手烹煮,不然就前往各大餐廳去報到,好好來個兩磅的Spot Prawn,狠狠吃個夠!
斑點蝦嘉年華 Spot Prawn Festival
網站:http://spotprawnfestival.com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chefstablesociety
關於作者:「海馬老爸」
想像一個剛認識我半小時的人,會這樣介紹我:風象星座的雙子男,在45歲那年決定與過去與台灣說再見,移居加拿大。拚了中年男子對生活的熱血,伴著一雙青少年兒子,在溫哥華體會父親的角色,這樣的描述接近目前的事實了。除了少說到年前我還自己釀了一缸葡萄酒,植栽了一後院的花草,成為汽車房屋保險經紀人,以及練就了一身烹飪的好本事。就像是海裡專門照顧剛孵出的新生小海馬的海馬老爸。離開熱鬧的台北,我記錄在太平洋濱北國這個城市中和小孩的互動,季節的嬗遞,四處游走,喝咖啡品美食的所見所聞。
更多來自加拿大的國外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