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反服貿之後,還有陸資投資台灣?!

【時事話題】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14-05-08

瀏覽數 16,150+

反服貿之後,還有陸資投資台灣?!
 

太陽花學運雖已劃下休止符,反服貿效應卻持續擴大,專家預測陸資及外資投資將卻步,然而,就在5月6日,距離學運落幕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有北京最大國企大手筆投資台灣,總交易金額達新台幣14.86億元,難道是專家預測失靈?

答案並不是,這項投資案其實2013年底早就談定,只是投審會在5月5日才通過申請。

當力麒建設董事長郭淑珍與京泰發展董事長雷振剛合力,在簽約儀式上抬起手灌注香檳塔慶祝時,隨著濃郁香醇的美酒倒滿每一個杯子,這項2014年迄今金額最大的兩岸合資案,宣告結盟成功。

來自大陸的京泰發展、北控水務將以每股49.5元,分別取得台灣的力麒建設子公司鶴京企業25%、5%股權,雙方將互相提供污水處理等技術服務及授權,共同開拓兩岸的民生用水市場。

京泰發展的母公司北控集團,是北京市最大的國有企業集團,資產總額近達人民幣2千億元,京泰發展則是北控集團在海外的最大投資控股公司,也是台灣開放陸資來台政策以來,第一家在台灣設立公司的大型國有企業,一直扮演台灣與北京產業合作的橋樑。

而在香港上市的北控水務則是北控集團旗下的水務旗艦企業,專注於自來水供水、污水處理等,目前在中國境內擁有並經營超過200座的自來水與污水處理廠,每日實際控制水處理能力超過1千萬噸,污水處理規模居中國第一大。

對於力麒建設而言,與陸資合資的好處,是增加大陸市場。

「這是力麒走向國際舞台的里程碑,」郭淑珍公開表示,藉由與陸資的合作,力麒在下一個十年、二十年的發展將大為不同,未來很有機會共同布局兩岸房地產、綠能環保、觀光飯店等。

這項兩岸合資案恰巧發生在服貿爭議風波之後,不免讓人聯想:「反服貿之後,竟然還有陸資有意願投資台灣?!」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但是這樣的聯想完全錯誤,力麒與京泰發展、北控水務早在2013年11月27日早已簽訂意向書,雙方達成了協議,只是向投審會遞件申請的程序,時間上花了半年,所以到2014年5月才核准。

「其實在學運示威之後,陸資遞件便沒那麼踴躍了,」投審會官員指出,不僅新增的陸資投資案寥寥可數,外資投資申請也受到影響。而5月之後通過的陸資投資案,皆是半年以前提出的申請,就好比力麒與陸資的合資。

從陸企縮手的角度觀察,或許這可以消除部分人士的恐中與仇共情結,但真的是產業之福嗎?值得深思。

(圖片提供:力麒建設)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