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習慣當夜貓子,常聽說熬夜的人又要「爆肝」了!對於這樣的說法,大多數的人可能都認為熬夜是導致肝病的主因,但事實上呢?
更容易被國人忽略的是肝炎,不少病人檢查出B、C肝炎,但卻未進一步的就醫追蹤,只因為身體沒有感受到任何症狀,所以選擇不聞不問。在輕忽掉的情況之下,長期的肝臟發炎,可能演變成肝硬化,甚至是嚴重到變成肝癌。
肝病可以說是國病,目前成年人中約有高達300萬名B、C型肝炎的帶原者,台灣每年約有1萬3000人死於肝病。除了病毒性的肝炎外,喜歡豪飲的人,也要注意飲酒量!以免增加肝病的風險,造成酒精性肝炎的發生。
雖然熬夜不一定是直接造成爆肝的關鍵,但若生活作息不正常,也會引發肥胖、高血脂等不良症狀而出現「脂肪肝」。扮演身體代謝角色的肝,其重要性一直是需要被關注的,從日常生活中做好保健,多攝取蔬果、多運動,相信必能保持全身健康!
(撰文:大學生Wayne 圖片來源:Flikr Aaron Jacobs)
【原文節錄】
熬夜不是爆肝主因,肝炎才是關鍵
肝臟是體內負責代謝的器官,扮演著代謝毒素,儲存肝醣的功能。肝病被稱為國病,而肝炎病毒是罪魁禍首;目前成年人中約有300萬名B、C型肝炎帶原者,平均每5到7人就有1人,從市井小民到企業家都難逃。
儘管在各界努力下,慢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癌死亡率已逐年緩降,但台灣每年仍有1萬3000人死於肝病,約占總死亡人數的8%,超過腦中風、糖尿病、事故傷害、洗腎,千萬不可以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