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上個月,在電影院觀賞《KANO》的感動嗎?一個過去鮮為人知的台灣經典棒球故事,透過鏡頭,重現1931年嘉義農林勇闖日本甲子園的榮耀時刻。
《KANO》不僅在台灣廣獲好評,這股熱潮也延燒到日本,原以為個性壓抑的日本人不吃這套,沒想到,在嘉農得到了全島冠軍,日本觀眾竟然全場鼓掌,到最後,不少的日本人流著眼淚離開電影院。
要完成這部電影,對於導演、劇組來說,確實是個大挑戰,當時候的服裝、建築、球具等,都必須相當考究,為了讓電影更真實,特效就用了1000多個鏡頭。
《KANO》播出後,有些人認為過度強調日本統治,有「媚日」之嫌。但說實在的,這本來就是台灣所經歷過的,歷史就是這樣,「我拍的電影都和台灣有關,是台灣歷史中的日本,而不是日本歷史中的台灣」監製魏德聖強調。
(圖片提供:大學生強尼)
【原文節錄】
輸球卻贏得掌聲,《KANO》讓台灣挺直腰桿
你「KANO」了嗎?過去一個月來,電影《KANO》掀起的熱潮,近年來罕見。
這個以1931年嘉義農林棒球隊,打進甲子園的故事,片子上映才三週,票房就突破2億,除了各地包場不斷,電影復刻版的球衣、手套和背包,一推出就被搶購一空。
熱潮也已延燒至海外。3月,該片不但成為日本大阪電影節的開幕片,播映完後,全場觀眾更起立鼓掌十餘分鐘,獲得了人氣最旺的觀眾獎,預計今年就會在日本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