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帶給人歡樂、喜悅印象的澎恰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他與許效舜兩人搭擋的「鐵獅玉玲瓏」演出。兩人充滿默契,一搭一唱的逗趣配合,不僅深受觀眾喜愛,誇張的妝容與鄉音獨具的閩南俗諺,都讓鐵獅玉玲瓏紅透台灣大街小巷。
而有濃厚導演夢的澎恰恰,這次將自己最喜歡的表演改編成電影《鐵獅玉玲瓏》,上映至今已將近8000萬票房,創下澎恰恰導演生涯目前最佳的成績,更有望能向破億邁進。究竟是秉持什麼樣的堅持與信念,讓澎恰恰能一路跨足主持、歌唱,再朝導演的夢想邁進?今天,澎恰恰受《遠見》雜誌之邀,出席「施羅德遠見講堂」,暢談其人生理念與電影夢想,感動在場無數聽眾。
期望票房破億 創造自身里程碑
充滿主持魅力與幽默風趣的澎恰恰,一出場就逗得觀眾哄堂大笑。他說,1999年開始演出鐵獅玉玲瓏時,便逐漸在各大校園巡演,當時聲勢可不輸給演唱會,總是場場爆滿,非常火紅,「但總不能讓兩個妖魔鬼怪(指他與許效舜)一直這樣演下去。」澎恰恰笑稱。
為了想要有創新與突破,澎恰恰才打算將這個他最熟悉的故事改拍成電影,要創造「新鐵獅時代」,並融入台灣中南部風行的傳統野台文化,將兩者發揚光大,於是才變成了《鐵獅玉玲瓏》中最主要的要素。
「我的前兩部戲,《帶一片風景走》、《球愛天空》,票房都不是很好,但我還是『撩落去』繼續拍,就是我對電影的堅持。而《鐵獅玉玲瓏》花了5200萬成本下去拍攝,就算票房破億,還是不符成本。」
澎恰恰說,就算如此,他還是想要達到一個里程碑,來見證自己的能力。澎恰恰也歡迎各大企業包場欣賞,多多支持他的電影。
澎恰恰:主持能做多久? 期待做出有影響力的電影
澎恰恰表示,因為主持,拿下了許多金鐘獎的佳績,因緣際會出了唱片、當了歌手、甚至還接觸了演戲,也自此締下了與導演這條路的不解之緣。
「電影不是人做的,是『起肖』的人才要做,」澎恰恰幽默的說,導演要管的事情太多了,什麼都要會,什麼都要涉獵;有人常問他為什麼不乖乖的拿麥克風主持就好,「但我反問他,主持能做多久?」
「我明年就60歲了,我現在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做出一個傳世的電影,讓後人能記得我,希望以後人家在提到台灣導演時,能夠記上澎恰恰這個名字,」澎恰恰說,他當過歌手、當過球員,也當上了導演,最後希望的,就是想要做出一部能流傳於世的電影,「那我的人生就沒有遺憾了。」
不懂也要裝懂 在摸索中學習
澎恰恰談到他剛踏入導演領域時,也是什麼都不懂,不懂攝影的專業術語、也不懂專門的拍攝手法;「但你還是要裝懂!」澎恰恰說,這就是他的做事理念。
「很多人因為到了一個不熟悉的領域,因為害怕而不敢去學習,因而錯過了很多機會,」他鼓勵在場年輕人,只要有個基本概念,就「先做再說!」要假裝自己很懂,然後像個海綿逐漸的吸收學習,自然收穫到的,就是自己最大的成就。澎恰恰表示,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嘗試的,只要試著接受它,就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這是沒有壞處的。
澎恰恰也分享了自己的人生哲學,「中規中矩當中求輕鬆。」他說,在錄影前或主持晚會節目前,他一定會事前好幾個小時去場地勘查,查燈光、查舞台高度、查音效設備,「因為唯有當你了解全場脈動後,你才能做出最好的表演,演出才會更輕鬆自在。」
轉變心態 自然相由心生
因為長相不出眾,澎恰恰自嘲曾去看過整形醫生,但醫生只給他六個字──「頸部以上切除(笑)。」澎恰恰說,因為自小外表不出色,所以很努力在學業上打拼,就是秉持這樣的信念,後來才在演藝圈上有了不錯的成績。「當你的心態轉變了,自然會相由心生,一個人的性情、外在,也會隨之改變。」
最後,澎恰恰感念台灣缺乏關懷系列的電影,希望能拍出更多感動人心的影片,激勵所有的觀眾,「期待藉由他們的故事,讓台灣充滿正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