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罹患肝癌末期的歌手薛岳,唱了《如果還有明天》這首歌,對走過癌症之路的癌友來說,這代表了他們的心聲。
住在南部、販售男裝的抗癌鬥士何清全,就以這首歌詮釋內心的世界,他說,當發現自己罹癌,不禁自問未來在那裡?
治療期間,何清全接受醫師建議,以女兒的肝臟移植在自己身上,成功地活了下來,原本黑白的人生又變成彩色。他自願擔任保肝大使,在熱鬧的台南善化、雲林北港市集,擺攤宣導防癌觀念,他花錢製作保肝常識、肝病防治看板,賣男裝的時候,也拿起擴音機,以叫賣方式宣導防癌,引起民眾注意。
何清全因為熱心宣傳防癌知識,今年被台灣癌症基金會選為抗癌鬥士,他和其他九名鬥士的生命故事,由博思智庫集結出書——《懸崖邊的幸福》,最近出版,該書以真實的故事,帶領正在面對癌症難題的癌友和家屬走出幽暗。
另一個感人故事是2012年罹患第四期卵巢癌的護理老師李惠蘭,也在抗癌鬥士之列。她說,查出癌症的時候,小女兒才滿兩歲,她不甘心,想要拚命活下去,後來,她閱讀相關書籍,發現內心平靜才最重要。
於是,她學習面對生死,寫下遺囑,她感謝先生,還回到學校辦理交接手續,和同事、學生道別。治療期間,她寫部落格,認識許多同樣的病友,彼此鼓勵,難得的是,她還到國外進修,完成博士學位。
博思智庫社長蕭艷秋表示,《懸》書可說是工具書,不但記錄抗癌鬥士的治療經過,也提供癌友協助管道,例如,中低收入癌友如何向縣市政府申請補助,癌症病友團體的服務方式,也有教導癌友適度運動,顧及營養的療養飲食。
蕭艷秋說,癌友在化療期間食慾不振,口乾,喉嚨潰瘍,味覺改變。他們找營養師設計容易吞嚥的翡翠豆腐,充足熱量的堅果南瓜濃湯,甚至還以水果燉牛肉,幫助癌友提高味覺。
由於聯合國預測未來20年罹癌者將增加57%,蕭艷秋認為,《懸》書也能喚起民眾對健康要多注意,才能預防癌症。
(圖片來源:博思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