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是世界上最愛借錢的民族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要改變了。根據統計一九九一年日本的平均個人貸款為美金三千八百多元,而美國僅為二千九百多美元。
對於向來喜歡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儲蓄率又高的日本人而言,這是令人驚訝的事,但卻是真的。過去一年,日本的消費性貸款累計達六十七兆日圓,折合美金為四百七十五億元;平均每個家庭借貸四十四萬日圓。這個數字是二十年前的七倍多。
目前,日人借貸的比例占其國民年收入的一七%,美國人為一八%,兩相比較,真是不遑多讓。
日人的借錢習慣始於八0年代。
當時,日本的信貸公司,對著年輕的大學生大做信用卡促銷;無限制發卡的結果,使日本的信用卡數目暴增,現在全日本有一億六千多萬張信用卡。
一個剛踏入社會不久的公司職員表示:「我的同輩每個人都有七、八張信用卡。」
信用卡是花錢催化劑
跟隨八0年代日本的消費擴張,以及出國觀光的風氣,日本年輕人拿著卡片到處刷;日亞航曾經對其旅客研究發現;日本年輕女性回國時的行李重量,平均是出國時的十倍。而信用卡的循環性;花得愈多,可以借得愈多,更創造了許多每月支出超過所得的日本新人類。
東京大學一位學者指出,日本消費市場在近二十年,原本就已形成不斷創新、帶動需求的趨勢,在新資訊催逼下,日本人養成購買流行的癖好。過去,支付現金的習慣,尚能對這種情況稍有節制,而今信用卡如此普遍,猶如在這個消費社會添加了一劑「花錢催化劑」,難怪日人的錢愈借愈凶。
「信用卡讓人看不見自己經濟的極限。」一位金融界人士指出。
日本消費性貸款占銀行貸款的比例,已從一九八七年的七%,增加到目前的一五%。不過一般相信,未來仍有成長的趨勢。特別是最近日本海外房地產投資的資金回流,日本金融界預料仍會將目標鎖定在個人信貸上。
不過,日本人並非真有能力不斷借錢消費;這一點,從信貸公司的個人信貸呆賬愈來愈多,就可以看出。
據今年元月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日本現在有十一家商業銀行,都面臨八千億日圓以上的消費呆賬。一九九一年,日本有一萬七千人向銀行宣告破產,今年則預期將達三萬人。
一家位於東京的催債公司老闆說:「最近生意相當不錯。」該公司人員已擴充至五千人。
日本政府也已注意到這個問題。不過目前大藏省唯一能做的,只是蒐集更完整的貸款人資料,建立中央監控系統。一位官員表示:「政府雖然考慮是否取消循環性的信用卡,這作法都似乎違反潮流。」
可堪告慰的是,破產在今日的日本文化中,還是無法見容於社會的醜事,當事人可能被辭退工作,或者退學,甚至再也找不到工作。
「這一點,可能比任何法律限制都要來得有效。」面對日本的貸款消費趨勢,日本官員也只能做此樂觀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