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刷三次牙,為什麼還是會得牙周病?」許多為牙周病苦惱的人有這樣的疑問,但是,牙醫師認為,刷牙效果不在次數多少,而是方法、時間是否正確,為了能有好的清潔效果,不妨帶著自己的牙刷,詢問醫師。
根據國健署統計,國人牙周病比率達73%,高過香港的66%、南韓的51%和大陸的44%,可說是亞洲比率最高的國家。儘管牙醫師公會多次呼籲潔牙的重要,許多民眾還是忽略牙周病的危害,牙醫師提醒,刷牙一旦流血,要立即就醫,檢查原因。
三總牙周病科醫師黃仁勇表示,國人用錯牙刷,無法清潔口腔裡每個部位,是最大致病原因。使用牙刷要因人而異,例如,臉小的人不能用大刷頭牙刷,成人的牙刷刷頭應該比小指最後關節略長一些,兒童就要用刷頭更小的兒童牙刷。
該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牙刷?黃仁勇說,選擇刷頭小、軟毛的牙刷,而多方向刷毛的牙刷比單方向刷毛,更能深入牙齦和臼齒的縫隙,可以清除牙菌斑,刷毛以每排六到八束比較理想,太多或太少,都無法深入口腔。
想要知道目前使用的牙刷,是否適合自己,黃仁勇認為,可以拿牙刷詢問牙醫,並要求醫師現場實際教學,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什麼時候刷牙,效果最好呢?他說,早餐之後、晚上睡覺前,一定要刷牙,許多上班族早餐之後不刷牙,三餐下來,到了晚上,口腔累積許多細菌,不利口腔衛生。
由於上班族早上時間不充裕,他建議,早餐前的刷牙可改在早餐之後,晚上睡覺前仔細刷牙,使用手指、手腕輕輕刷,不要以手臂用力地刷,避免牙齦受傷。
台灣牙周病學會副祕書長王俊程認為,國人不習慣看牙醫,是牙周病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許多人不重視牙周病,等到疼痛才來就醫,事實上,刷牙流血就是牙周病的前兆,不是火氣大,不必食用退火飲料,而是應該馬上找牙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