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常提到城鄉差距非常嚴重,到底城鄉差距是什麼?是比收入?比車子?比房子?比機會還是比希望?
在暑假前,我們花了兩周的時間,首先安排了兩位台北的小六生到偏鄉,住在同齡的孩子家跟著他們一起生活,一起上課,還有課後輔導,一周後輪到偏鄉的孩子來到台北體驗,我們在現場跟拍了十四天,發現了許多許多有趣的事情,有些事情是我們過去從來沒有注意的,有些事情或許是我們根本沒有看過的…
這個主題堪稱是【善耕台灣】製作至今拍攝耗時最久,後製剪輯時間最長,動員人數最多的一個專題,當然,這是因為這個議題是極其需要被迫切關心關注的...我們花了兩周的時間拍攝紀錄,三所國小全體師生傾力配合,動員了6位攝影師,七位愛心志工,拍攝了11隻DV帶,26片藍光影片,拍攝影帶時間超過3,000分鐘,最後完成了這個專題!!
這次的城鄉交流的計畫為期兩周,第一周,台北東門國小的芳瑜將前往南投的人和國小上課,並住進恪璿的家中。恪民則將就讀南投的中寮國小,與家銘當一個禮拜的同班同學。
第二週,恪民與芳瑜將帶著他們在南投新交的朋友家銘與恪璿一起回到台北,進到東門國小上課與生活一周,恪民與家銘同班,芳瑜與恪璿同班,帶著忐忑的心,兩個偏鄉的孩子來到了台灣最繁華的城市。
這為期兩週的城鄉交流計畫,也許只是四個孩子們生命中的小小插曲,卻也可能在他們的生命中是個小小的契機,有可能在他們站在某一次的人生叉路口時,影響了他們下決定的思緒。沒有人知道孩子會走上哪一條路?會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好在有一群認真付出的老師們:部落的老師,那怕力量耗盡,抓著孩子向前衝的手卻從未鬆過,他們放棄了很多誘人機會,用生命堅守崗位,為孩子衝破現實差距的宿命,盼著他們的人生能夠翻轉。城市裡擁有豐沛資源的老師們,則努力希望為孩子們培養更好的閱讀與生活習慣,引導他們的人生走在一條穩健的康莊大道上。
教育,始終是大人們能給孩子最棒的禮物。
我們挑選好了禮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