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經網站Quartz三月下旬發表預測,認為中國的消費開支到今年年底將超過日本;2015年可能就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
全球企業瞄準中國市場,這次宣布加入戰局的,是葡萄酒商。《華爾街日報》報導,澳洲葡萄酒龍頭老大Treasury Wine Estates公司,宣布要在中國開葡萄酒吧(Wine Bar)和餐廳,把葡萄酒介紹給一般消費大眾,顛覆中國人至今還把葡萄酒當做「禮物」的刻板印象。
市場調查公司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統計,中國葡萄酒銷售額,在2012年達到2570億人民幣(美金約410億元),比起前一年,躍升20%。《華爾街日報》指出,從每人葡萄酒消費量來看,中國到現在為止,還遠遠落後西方國家。
國際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所(International Wine & Spirit Research)發表的統計資料,2011年中國每人每年葡萄酒飲酒量只有1.4公升;全球排名第一的法國,每人每年喝掉53.2公升的葡萄酒。
《華爾街日報》預測,中國每人每年飲酒量,在未來三年內,將可增加到2.1公升。
中國葡萄酒另一個潛力無窮的市場,是紅白酒之外的氣泡酒,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香檳。《華爾街日報》報導,2011年中國市場消費的葡萄酒中,99.5%是紅、白酒,氣泡酒只佔0.5%。葡萄酒貿易博覽會Vinexpo執行長告訴《華爾街日報》,他認為主要原因是氣泡酒在中國內地缺乏銷售管道。他預測未來幾年,包括Moet&Chandon在內的幾家主要香檳品牌,將率先進攻中國,搶佔市場大餅。
《華爾街日報》指出,除了進口,中國也是全球第六大葡萄酒生產國,產量高於澳洲,僅次於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美國和阿根廷。(朱乙真)
(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