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中國太陽能產業風光不再?

英國《金融時報》

創新工作室
user

創新工作室

2013-03-21

瀏覽數 12,450+

中國太陽能產業風光不再?
 

上週中國企業尚德電力公司發生5.41億美元的債券違約事件,尚德電力因為周轉困難、還不出錢。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這起違約事件,被視為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產業衰退的前兆。

《金融時報》指出,2011年尚德電力是全球第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如今卻變成第一家在美國債務違約的中國企業。一位太陽能產業的高層向《金融時報》透露,曾經風光一時的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產業,很可能步入尚德電力公司(Suntech Power Holdings)的後塵,而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產量佔世界總量一半以上。此時中國太陽能產業,正進入整合和調整的關鍵時期。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CRES)副理事長孟憲淦表示,過去即使產能過剩或發生鉅額欠債,也都還沒有企業破產的情形,現在尚德電力率先進行調整,以後可能還會有許多太陽能企業,基於管理問題和太陽能電池板的市場萎縮等原因,陸續調整企業的經營方向和經營策略。

上週五尚德電力違約之後,中國太陽能產業面臨中國政府和投資者的壓力,被要求削減過剩的產量和改變虧損的情況。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產業在過去十年裡,受到國有銀行的廉價信貸影響,太陽能電池板產業迅速擴張,導致生產過剩。

孟憲淦補充說,中國太陽能產業需要的不是政府金援,而是減產。中國政府如果金援尚德電力,反而會對行業整體造成反作用,因為市場需求其實沒那麼多。即使政府金援拯救,過剩的產品也將面臨無處可賣的窘境。

中國缺乏完善的破產處理制度,面臨破產的中國大企業也很稀少,都使尚德電力的未來充滿變數。尚德電力目前拒絕對傳言表示意見,但有消息指出,尚德總部所在地無錫,當地政府已經擬定了救助協議。

分析師總結認為,中國其他的大型太陽能公司,例如英利(Yingli)和天合光能(Trina),將力求突破去年大幅衰退的營收,而尚德電力的違約,無疑在中國太陽能產業投下一顆震撼彈。(梁少珊)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