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忘記自己是台灣人,消除無意義優越感

現身說法〉上海博多長濱製麵所總經理 鄧學聖

范榮靖
user

范榮靖

2013-03-21

瀏覽數 15,800+

忘記自己是台灣人,消除無意義優越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鄧學聖,1970年次,現任上海博多長濱製麵所總經理。他在台灣麥當勞工作多年後,2002年來到上海發展,先後在台企元祖食品、陸企來伊份、兩岸咖啡、蘇浙匯擔任高階主管工作,對於大陸職場生涯有著獨到觀察。以下即為他的現身說法:

──────────────────────────────────────────────────────

大陸機會多,是很多人前往發展的主要理由。當地有個說法,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中國大陸的企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本地高階經理人缺乏,已是共同煩惱。雖然在大陸,年輕總經理不在少數,但日久見實力。只要你有實力,不怕沒有機會。

只是,應該選擇陸企、台企、或外企?除了少數非常國際化的陸企之外,通常陸企的領導、下屬的關係相對疏離,有些在公司內部還設立共產黨組織,台灣人並不容易融入。

台資企業也要注意。在商言商,如果台企規模不大,又是家族企業,台灣人能夠發揮空間有限。尤其來到大陸很久的中小型台企,看待台幹並不會有太多特別感覺,甚至認為台幹本來就要更耐用;不少新進台幹,覺得自己比陸幹還不如;如果你做的是業務工作,台企老闆很多還寧願雇用大陸人。

外資企業,各方面條件的綜合評估當然最好。無論台幹、陸幹,薪資都高,工作氛圍也較活潑,高階經理人各國人都有,相對工作環境會公平一些。但目標導向,績效評估嚴格,競爭非常激烈,尤其大陸同事的外語能力能說善道。其實,無論你在大陸,待的是陸企、台企、還是外企,內部絕大多數的員工都是大陸人,與同事相處的本質上,差異並不大。

特別要注意的是,工作心態要忘記自己是台灣人,才會先消除自身無意義的優越感。別忘了,世界500強的企業幾乎都在中國佈局,西方國家的經理人也都大量進入中國,很現實的講,台籍經理人優勢已經不多了。

中國大陸的市場漸漸注重專業化。想要在這個市場,與全球經理人一較高低,專業能力不可或缺。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此外,必須追蹤細節。基層員工真的很容易出狀況,不能因為自己是高階主管,就忽略了執行層面。

成功、不成功,內外的影響因素很多。但很遺憾的說,來到大陸發展的台灣人,成功、失敗比例,按照大陸這裡的說法應該是「四六開」,不成功的比例應該是多於成功的。

關鍵之一在於,心態調整不佳。我周遭非常多台籍朋友,從到大陸第一天開始,就看不慣這裡許多現象,例如工作態度、生活習慣、人際禮儀、環境衛生等。他們經常抱怨這些所謂的怪現象,最後被淘汰的多半是他們自己。

其實,台灣人之所以能夠在大陸市場上立足,不正是因為我們還存在些許優勢。努力發揮專業,凸顯自己的優勢,並真誠與周遭夥伴良性互動相處才是王道。

如果本地的經理人與台灣人一樣好,甚至比我們優秀,哪一位企業主會請我們擔任要職呢?

專業、心態之外,能否在大陸待久的另個關鍵是,自律能力。許多台幹每天上班、下班都是兩點一線,生活極度無聊的。如果自律能力不好,夜夜生歌,影響工作投入,最後就被市場淘汰。這十多年間,我看見很多能力很好,但因私生活沒「照顧」好,到頭來,事業、家庭兩頭落空的例子。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