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面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

飲 姿
user

飲 姿

1987-01-01

瀏覽數 15,300+

面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
 

本文出自 1987 / 1月號雜誌 第007期遠見雜誌

這一陣子誠為中華民國與美國貿易的多事之秋。在美方威脅援用一九七四年貿易暨關稅法案第三○一條款報復之後,我方終於接受美方菸酒進口各項條件。同時,中央銀行在美國財政部不斷壓力之下,自八月底以來新台幣兌美元每天升值一分的「一分政策」終於不保。稍早,雷根總統在第十屆中美工商聯合會議的書面致詞中,對中美貿易差額表示關切,要求我方進一步開放市場,尤其在版權及雙方貿易關係的「公平」方面。

就美國方面來說,雖然對外貿易赤字連續數月下降,然而雷根在伊朗軍售案處理不當,「跛鴨總統」大概當定了。面對十一月期中選舉後民主黨控制的參眾兩院,能否堅持自由貿易的原則,抵擋大多數民主黨議員的貿易保護主義攻勢,實為關心中美貿易前途者所欲探究的課題。

民主黨傾向保護主義

美國國會在貿易立法的角色受到矚目,不僅反映美國社會對於龐大貿易赤字的關切,也由於雷根政府在即將到來的全球貿易談判中,必須獲得立法部門的授權,方得與談判對象獲致協議,擁有穩固的談判立場。民主黨常被指為「代表特殊利益的黨」,在龐大的外貿赤字下,特殊利益在因應來自國外的競爭時常要求保護,這也正是民主黨被視為貿易保護主義傾向相當明顯的緣由。

民主黨人在期中選舉之後,已經迫不及待地揭示,外貿問題即將成為元月開議的第一百屆國會的主要議題,而一場行政部門與立法部門因外貿問題而針鋒相對之勢,也正隱然醞釀之中:

-即將於元月接任眾議院議長的賴特(Jim Wright)已經在國會發出通知,眾院開議後將以一九八六年五月通過的綜合貿易法案為基礎,

再度推出這一被雷根總統視為保護主義,並聲言要否決的案子。

-幾乎就在民主黨確定控制國會之後,一個由眾議院歲計委員會主席羅登考斯基(Dan Rostenkowski)率領的十三人代表團,已風塵僕僕於北美與東亞道上,貿易是他們與各地官員會談的主題。他十一月底返美後說,不論亞洲國家是否合作,國會都決心通過較嚴厲的貿易法案。

-十一月下旬,即將接任參議院商業委員會主席的何林斯(Ernest Hollings)在北平警告,中國大陸紡織品輸美數量激增,可能惹起民主黨控制的美國國會通過保護主義立法。何林斯是一九八五年任金斯法案的共同提案人之一,這法案旨在保護美國紡織業,但卒為雷根否決。

優先討論貿易法案

民主黨籍國會議員在貿易立法上面摩拳擦掌,原因之一自然是想爭取南部數州的參議員席次,如佛州、阿拉巴馬、喬治亞、北卡等州的參議員,由雷根的支持者轉而為民主黨人。不過,並非所有民主黨人都是貿易保護主義者,參議員通常還須反映本州的利益。例如民主黨自由派的加州聯邦參議員克蘭斯頓(Alan Cranston),在前述任金斯法案中部投反對票。同樣的,佛州的國會議員一向保護主義色彩不濃,其頗孚人望的民主黨州長葛拉翰(Bob Graham)轉任參議員,預料也不是贊成貿易保護主義立法的人。

然而,新的國會中,不僅眾議員中有濃厚保護主義色彩的如蓋哈特(Richard Gephardt)、任金斯、丁格爾(John Dingell)等人都連任(

這次期中選舉眾議員再選連任的比率高達九八%以上),與貿易有關的委員會也仍控制在如羅登考斯基等民主黨人手中,而接任眾議院議長的賴特亦不諱言將把貿易立法列為優先項目。參議院方面,除了何林斯出長商業委員會。另一與外貿政策有關的財政委員會主席由班森(Lloyd Bentsen)出任。此公正是與蓋哈特、羅登考斯基在第九十九屆國會提出擬對台灣、南韓、日本、巴西等對美有大量出超者,在未能逐年降低出超時課徵二五%進口附加稅者。而將出任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的勃德(Robert Byrd),也有主張立法限制進口的紀錄,他本人亦已表示,貿易立法將是新參院的重要議題。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雷根政府重「生產力」

截至日前,雷根政府仍然斬釘截鐵,反對任何保護主議的貿易法案。白宮幕僚長芮根(Donald Regan)提出以「生產力」為號召,作為雷根政府今後兩年任期的施政重點之一。而商務部長也里奇(Malcolm Baidrige)、貿易談判代表尤特(Clayton Yeutter)與勞工部長布洛克(William Brock III)則聯合促請自官,就競爭能力問題進行專案研商,其具體作法可望於雷根元月初向第一百屆國會提出的國情諮文中公佈。一般預料,共和黨人一向避免政府積極介入經濟活動的產業政策,因此,雷根政府今後的應對之策,仍不外從減少管制、放寬反托辣斯法的限制、降低產品責任險、加強研究與發展及職業訓練等方面著手。

貿易保護主義的情緒,主要當然來自美國一千七百億美元的外貿赤字,尤其在受進口傾銷或補貼影響而致失業與艱困業者較多的部門。解決之道,從「反求諸已」的觀點,不外美國業者提高競爭能力,或降低社會的消費水準及財政赤字。但誠如剛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貝肯南(James Buchanan)教授所說,要民眾降低消費水準或增稅這種有失去選票之虞的主張,自為政治人物所不取。退而求其次,便只有在立法上看眼。

然則,保護主義終究是不得人心的。它雖然或可「保護」美國衰敗或低效率的產業於一時,卻不免引起物價上漲而遭消費者反對,還可能導致貿易夥伴的報復,引發國際閒的貿易戰,使美國出口益發不振,開發中國家債負更重,全球經濟也因之有衰退的危險。

因此,貿易保護主義立法能否在國會過關,並進而在必要時推翻雷根的否決,關鍵應在於外貿赤字能否顯著地下降。

美國的外貿赤字在一九八六年達一千七百億美元後,八七年可望下降,幾乎是各方一致的看法。從八月起,受到淮率因素影響,美國出口情況略有起色而進口增加速度減緩,十月份的赤字一百二十一億美元,是十四個月來最低的。然而,對於八七年的貿易赤字能降到什麼程度,當官的自來在經濟預測時比較樂觀。白宮方面預期可降為一千三百億美元,一般財經專家卻不見得那麼樂觀。

在這種情況下,民主黨人控制的國會與共和黨人掌握的行政部門折衝之後,極可能的結果是,今後有關外貿的管制、限制、報復、課徵附加稅與取銷一般優惠關稅的對象,由普遍化轉為對美國產品與服務不開放、實施不公平待遇或對美外貿有鉅額順差者,由行政部門選擇性地採取若干個別報復措施。尤特十二月中旬在對英國工業聯合會的一段話,或可為此作一註腳:「如果很多人認為,其他國家正對美國出口關閉市場,雷根總統勢難抑制保護主義;日前美國民眾持有這種看法的相當普遍,國會因而群情激昂。」

台灣首當其衝

因此,從美國期中選舉後的局面看來,如果具濃厚保護主義色彩的綜合貿易法案終於完成立法程序,台灣固然要身受其害;即或美方「縮小打擊面」,打出「公平貿易」的旗號,僅選擇性地質施貿易報復,我們亦不免首當其衝。

台灣之成為貿易保護者的目標,當然是對美外貿出超近年有如滾雪球,愈滾愈大,雙方一百四十億到一百五十億美元的差鉅,約佔美國全部外貿赤字的十二分之一。同時,台灣的外匯存底高達四首多億美元,八六年底可能超越西德,成為全球外匯存底最多的國家,也使台灣比同樣對美有順差而外債累累的南韓,更容易成為被美方報復的目標。

從這個角度看,這一陣子的美國菸酒進口「三○一案」與外匯匯率的壓力,如果我們對美外貿順差不能「立即而明顯」地下降,將只是山雨欲來的開端,而不是結束。尤其這次菸酒進口從談判到我方之終於讓步,使美方嘗到甜頭,今後故技重施的可能性甚大。不僅如此,一般優惠關稅(GSP)又到了「重新檢討」的時節,台灣輸美產品將難以像過去那樣深受其益,也是在此可以斷言的。

敬酒不吃吃罰酒

回顧近年我方因應對美貿易壓力,「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大概是最好的寫照,而以「得過且過」為基本心態。今天基本的態勢是,美方如果存心對我實施貿易報復,我們能還手運用的籌碼並不多,則台灣方面若不能分散市場,有效減少對美外貿差額,就宜有長遠主動之計,尤忌意氣用事,高估自己,有如這次美國菸酒進口的陷於「敬酒不吃吃罰酒」,所付出的代價實非始料所及。

換個角度看,如果「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真是台灣經濟升段所需,而確貫有助於減少對美貿易逆差,我們其實不必等美方壓力如排山倒海之來,才倉皇以赴。瞭解台灣經濟發展過程的人都難否認,美方的協助及壓力曾在台灣經濟起飛的過程中發揮不少促進作用。如今台灣經濟又面臨關鍵期,如何主動規畫長遠,把美方的壓力轉換成鞭策我們的有力因素,似乎是迎接新年亟宜綢繆之處。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