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法前核安署長:核安機構應獨立、透明、受監督

法國前核能安全管制署署長拉寇斯特來台演講

黃漢華
user

黃漢華

2013-02-02

瀏覽數 9,300+

法前核安署長:核安機構應獨立、透明、受監督
 

安全向來是核電廠最大的疑慮,目前有58座核電廠的法國是世界最大的核能國家,國內有八成的電力來自核電,最久的核電廠至今運轉已34年,他們還將核電技術賣到國外,這是怎麼做到的?

法國前核能安全管制署署長拉寇斯特(Andre Claude Lacoste)應原委會邀請,1月30日來台演講,吸引學者和環保團體參加。60多歲的拉寇斯特擔任核安署長19年,福島核災發生後,曾經指出現有的核安措施過度重視技術,忽略了人為因素。2012年退休後,他轉任核能安全公約會議主席,也受聘為日本核能管制局的外部委員。

他表示,法國核安署是獨立的政府單位,直接向國會報告,除了檢查核電廠,也會對大眾公開資訊。核安署每年預算達1.42億歐元,其中有7650萬歐元是用來評估核電安全,比率為53.8%,超過一半。

核安署對58座核電廠每年會定期或突擊檢查800次,每十年還會再次檢查,以確保安全,如果發現問題,就會在網站揭露資訊,並要求改善,否則就不能繼續運轉。

以法國北部阿爾薩斯省的一座核電廠為例,經過檢查,發現有40項需要改善,於是,要求廠方增加緊急冷卻器數量,並將水泥牆增加兩公尺厚度,於是,准許可以再運轉十年,拉寇斯特說,類似的情況還有34座廠,這樣的要求是要避免輻射風險。

此外,歐盟組成壓力測試團體,有80位專家來自15個會員國、瑞士、烏克蘭和美、加、日等觀察國家,以四個月時間共同討論、交換意見,以提高核電安全。自從福島核災之後,核安署便對核電廠制定800項檢查標準,其中有兩項已被台灣採用:一是增加備電量,以便發生電量不足,備電器能立即發揮功能,另一項是增加備水量,一旦反應爐過熱,就可以水降溫。

拉寇斯特看過台灣四座核電廠,他認為,台灣防範海嘯來襲的做法,比日本紮實。

從1950年代發展核電的法國,目前最年長的電廠已有34年,而1970年代,當時的總統龐畢杜也將核電列為政策,他們會選擇水源充沛的地方建核電廠,以便有足夠水量,冷卻反應爐。

如今,法國已經將核電技術外銷世界,其中,大陸、韓國、南非、芬蘭是主要購買國家,拉寇斯特說,核安署在外銷國家採取同樣的作業標準。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為了讓民眾安心,核安署讓核電廠資訊透明化,每座廠都成立資訊委員會,成員由地方民代、廠商、企業公會、媒體等組成,就核能安全、環保、傳染病等事項進行監督,並在網站公布訊息。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