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有天你不用在門前手忙腳亂翻找大串鑰匙,用一把鑰匙就能行走天下;外出旅行時總擔心家裡養的孔雀魚,這回用手機就能監測魚缸狀況,進行養殖控管。這些天馬行空的想像,已在技專校院落實成真。
教育部24日召開記者會,發布技專校院產學研發最新成果。在8件作品中,有4件為學校和企業共同開發,其他4件正進行媒合。教育部技職司司長李彥儀表示,技專校院令人驚艷的研發能量,顯示技職教育以務實致用、研發成果商品化為目標。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助理教授張簡嘉壬特地和學生從高雄帶來一缸魚,展示花費一年研發的「雲端魚塭養殖控管系統」。研發源於養殖業抽水馬達電纜線盜剪猖獗,台南養殖業者損失上百萬,找上張簡嘉壬尋求協助。
張簡嘉壬所帶領的研究團隊著手研發雲端養殖控管系統,透過Wifi與第二代移動通訊技術設計而成,將該系統裝在魚塭電力箱,可偵測溫度、濕度、酸鹼值、溶氧量與電纜線盜剪並啟動警報,第一時間手機通報漁民。
漁民也可使用控制系統遠端操作,利用手機App程式,或直接手機播號、傳簡訊,啟動應變措施,例如開啟馬達或備用電源。養殖場全面自動化,漁民只要一支手機在手,就可以掌握養殖場所有狀況,甚至遠在國外也可遙測監控,不必再擔心外出旅行。目前這項系統已申請國內專利,並轉給養殖業者試測中,未來可望上市。
由台北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助理教授李健榮帶領的研究團隊,也從日常生活發想創意,建置「無線智慧鑰匙系統」。團隊成員之一、北科大電子系大四生張瑞杰說,每次站在門前,從書包雜亂物品中尋找鑰匙,總須花費許多時間,「我們想要一把鑰匙,就能開啟全部的門!」
北科大電子系研究團隊設計一款無線鑰匙,加上設置於門上的無線訊號感測器。在感測器前1.5公尺感應範圍內,使用者利用無線鑰匙畫出圖形解鎖。不同大門只要裝設感測器,可設定不同解碼圖形,使用者僅帶一支鑰匙,就可開啟信箱、住宅或公司大門。
張瑞杰表示,由於解鎖密碼的幾何圖形存在於使用者腦海中,且可設計細微的解碼動作,旁人無從觀看或模仿破解,也無須擔心鑰匙遺失,方便、保密又安全。
(圖說: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研發「雲端魚塭養殖控管系統」,漁民用手機可遠端監控魚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