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垂死的天鵝-民主國家的共產黨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91-11-15

瀏覽數 12,300+

垂死的天鵝-民主國家的共產黨
 

本文出自 1991 / 12月號雜誌 第066期遠見雜誌

蘇聯老大哥奏出了共黨的輓歌,許多民主國家中的共產黨,如垂死的天鵝,掙扎唱著「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曲調。

曾風光一時的法國共產黨,處境最是尷尬。

當蘇共垮台的消息傳來時,法共年度歡慶的日子已敲定,請帖印妥,連樂隊都已雇好,但也只得硬著頭皮如期舉行,強裝真有什麼事值得慶祝。

為期兩天的聚會吸引了近五十萬人潮,一邊大啖肉醬、香腸和美酒,一邊辯論失業和移民。七十一歲的黨主席馬凱斯在演說中哀悼「蘇聯共黨採用了野蠻的資本主義方子,」強調法共絕不會放棄共產黨之名。

瀕臨絕種的動物

儘管如此,許多黨員心頭的陰霾都揮之不去。「這可能是最一吹聚會了,」一位中央委員會成員說:「所以有這麼多人趕來,瞧瞧這瀕臨絕種的稀有動物。」

曾是西歐第一大共黨的法共,從二次大戰後到七0年代,經常保有二0~二五%的選票;過去十五年來卻由於法國社會繁榮發展,法共本身又甩不掉史達林的包袱,對法國民眾的影響力有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一九八一年法共掌握的選票已降為一六%,一九八八年一一%,目前的民意調查中更只得到七%的民眾支持。

馬凱斯承認,許多人藉共黨之名犯罪犯錯,但依然相信,在法國這樣一個高度開發的資本主義國家,「共產主義代表的人道精神,仍然有存在的價值。」另一位幹部也指出,當法國有四百萬青年的教育和工作機會惡化時,「共產主義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週年聚會中,馬凱斯信心滿滿地宣布明年再見,卻一再被群眾「強尼!強尼!」的高呼聲打斷,原來大家早已迫不及待搖滾明星強尼.哈里第的餘興演唱了。

至於西方聲勢最大的共黨--義大利共產黨,三十年前就截斷了與克里姆林宮之間的臍帶,對蘇共的窮途末路自然深表慶幸。該黨在今年初已更名為「左派民主黨」。

縮小鐵槌和鐮刀

義共一向走的是務實路線,並未受限於傳統的共黨教條。它贊同民主選舉、市場經濟;也支持義大利加入北約組織。當義大利逐漸擺脫重工業,中產階級茁壯時,它也適時轉移訴求重點,黨報中開始刊載股市行情,宣傳海報變得多采多姿。

然而,義共也不能挽回頹勢。一九七六年,它在全國大選中得票率高達三四%,一九八七年降為二六%,去年在地方選舉中只得了一九.四%。

東歐共黨政權瓦解後,義共更改了黨名黨徽,黨旗中原有的鐵槌和鐮刀,退縮在橡樹腳邊,似乎希望這棵橡樹能重發新枝嫩芽。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擁有四十五萬名黨員,號稱民主國家中第三大共黨的日本共產黨,景況也好不到那兒去。

因受中共天安門事件波及,上次大選中,日共在國會的席次由二十六席驟降為十六席。如今蘇共覆亡,日本同志灰心喪志,「下次大選,可能一席不留了,」不少人如此擔憂。 回首當年的意氣風發,日共黨員不勝唏噓。二次大戰期間,共黨人士幾乎全被捕下獄,戰後,一心將月本改造為民主國家的美國,對日共百般扶腋,因為他們至少與日本的軍國主義無涉。五0年代,工會與大企業的激烈抗爭中,日共發揮了主導力量,六0年代越戰期間,日共又助長了反美情緒。

日共自鳴清高

在日本政壇的金權橫流中,共黨相形之下是股清流,但又不免自鳴清高。他們很少觸碰實質問題,如日本的高地價、消費者權益或貪污等。

儘管高齡八十多歲,掌權三十一年的日共領袖宮本顯治一直深信:「馬克思主義是人類智慧的精髓,」但即便是曾經熱中於投擲炸彈的極左分子,如今也已冷卻。不少當年逃亡國外的左派人士,現在都想落葉歸根。去年因明仁天皇繼位,引發了一些反天皇制的示威行動,但那可能已是左派暴力的絕響了。

克里姆林宮政變失敗後,日共抨擊,在史達林、布里茲涅夫和戈巴契夫領導下的蘇共是「霸權沙文主義」,歡迎「充滿歷史罪惡」的蘇共滅亡,也支持波羅的海三小國獨立。

但是,患有政治冷感症的這一代日本人,對於日共種種動作的反應,僅僅是百無聊賴地打個呵欠罷了。

除了法共、義共和日共這三個最具規模的民主國家共黨之外,還有其他較小的共黨,也載沈載浮地自求多福。

希臘共黨已分裂為兩派:左派聯盟和共產黨;前者抨擊蘇聯政變,後者則持肯定態度。這兩派在希臘國會中的席次,已從一九八0年代中期的一二%減為去年的九%。

葡萄牙共黨的得票率也是逐年遞減。

一片低迷中,只有西班牙的共產黨前景看俏。目前西共是「左翼同盟」的一分子,該同盟近年來在國會的席次逐漸增加。而與西班牙總理岡薩雷斯軟弱的社會主義政策相比,西共領袖安古塔的強硬作風反而獲得不少人民認同。

終身為共黨

許多人呼籲安古塔索性解散共產黨,進而將左翼同盟轉入為正式政黨,他拒絕了,因為「一日為共黨,終身為共黨。」

只不過,即使是滿懷理想色彩的馬克思信徒,眼看全球共黨大勢已去,恐怕也不得不長歎一聲「時不我予」吧!

(取材自The Economist,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