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第十屆全球華人領袖企業高峰會上海場次,甫於5月10日、11日於上海成功舉辦。今年上海論壇主軸是「服務推新中國」,預言中國大陸的未來成長動能,將在於創新的服務業。
誠品集團董事長吳清友也應邀擔任演講貴賓,主講誠品經驗。以下是他的演講重點:
誠品的成立不是為了商業模式的成功,而是一個面臨40歲中年危機的中年人,在尋求一個此生今後何去何從;到了40歲才開始反省、檢討什麼是生命,我的未來在哪裡。
誠品是在這種情景下,誠信去理出自己生命所最愛的,最在意的價值,希望能夠有機會,跟一個事業的經營結合在一起,所以誠品一開始的時候,擬出了我認為人類善、愛、美。然後不斷的創新學習,這大概是我個人生命裡面認為最重要的幾個元素。
將生命和事業結合在一起,誠品在1989年成立的時候寫了一個理念就是將人文、藝術、創意,能夠融入到生活裡面。我要和各位報告,誠品不是一個好的模式,全球沒有一個模式讓誠品學習,誠品跌跌撞撞,賠了15年,才逐漸開始尋找到一個想要維持生命當中的最愛,但是必須面臨商業市場的競爭。既要浪漫又要精明,正如我們很多誠品的同仁講的,誠品人必須腳踏實地的做夢。誠品其實不是在經營一個實體書店或者虛擬的書店。
今天中國面臨一個服務業的世紀,其實我很想語重心長的鼓舞大家不要光追求商業性的獲利,中國講事業的經營追求的是利,這個利有哲學上面的利,我們從事的服務工作,能否先利益他人,利益眾生,利益產業,利益大家之後,這個企業存在當今的社會上面,才具有存在的正當性,利是一個共贏是一個共生,利不應該是你爭我奪。
我個人對於創新有兩個觀點,創新其實應該在本質上的創新是最重要的,本質上的創新就是一種信念、價值理念的創新,之後才是形式上的創新,形式上的創新大概是營運模式、策略定位,競爭策略的創新。
我比較希望這個創新也同時應該具備兩個條件。創新一定要為我們的社會、顧客、產業帶來一個正面的價值。第二、創新當然也必須為個人和企業帶來競爭的差異,當今的中國從一個生存、到生活、到生命這個過程當中,生存我們要講品質,生活我們要講氣質,生命我們要講本質和價值。我很不認同企業經營就就看一個EPS高低,來衡量這一家企業是否成功。
誠品即將在2014年於蘇州開出中國第一家誠品,有非常豐富多元美術館的展覽空間,今年8月也將在香港最繁忙的銅鑼灣地區開幕,為香港人提供一個心靈停泊的港口。我們希望所有城市的人,可以在當地的誠品展現獨具一格的笑容、表情、溫暖與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