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治好老闆怪病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91-10-15

瀏覽數 9,700+

治好老闆怪病
 

本文出自 1991 / 11月號雜誌 第065期遠見雜誌

羅伯特.蕭宏看來是一位模範總裁。八0年代,「阿巴特實驗室」在他的領導下,財務轉虧為盈,利潤成長近三倍;一九八六年,他更獲選為一家商業雜誌的年度最佳主管,許多企業都爭相延攬他當董事。

去年三月,蕭宏卻因濫用公司資產、胡亂報賬,而被阿巴特公司的董事會開除。和蕭宏共事過的人都認為,這位出身業務員的總裁就像一些傑出經理人一樣,被成功沖昏了頭。

經過公司層層階梯,終於爬到最高位的主管,開始進入一流的社交圈,他們的蒞臨指導被他人當成莫大的榮幸;他們駕著私人噴射客機,穿梭於世界各地,手中掌握數額龐大的資金,而本身的收入也高得嚇人--相當於一般藍領階級的八十五倍(在日本不過十倍)。

總裁怪病蔓延

這樣的職位的確容易讓人飄飄然。一種總裁特有的「怪病」正在美國企業界蔓延。其症狀包括:這位公司的最高執行總長似乎不再瞭解業務的實際運作,決定下得慢,又常常朝令夕改;他自認所做的都對,並且拒絕認錯;他的身邊開始圍繞一群唯唯諾諾、阿諛奉承的高級主管和董事……。

曾經以高壓政策「統治」國際電話電報公司(ITT)的暴君型總裁吉尼,在回憶錄中寫道:「企業主管罹患的最嚴重毛病,是狂妄自大。」他認為這個問題已是眾所周知的秘密,但卻少有人談論,也幾乎沒有人曉得該如何處理。

大家都知道,能做到總裁的人,企圖心一定很強。這本來不是壞事,但如果這股企圖心的動力是來自哈佛教授亞列尼克所說的「病態自戀」,麻煩就大了。事實上,沒有多少總裁是純粹基於利他心理,來促進公司的成長;大部分時候他們是同時在滿足自我肯定和支配慾。

隨著在公司的職位愈來愈高,總裁所受的約束愈來愈少;交際費用寬裕、缺少工作評估、決策的權力無人可以抗衡。事業成功加上少受監督、權力擴大,只會讓原本頗為狂妄的總裁自我意識更加高漲。

「優越感使他們鄙視屬下,並將特權和禮遇看作理所當然。」工作心理學家李文森分析。

強硬主管唯諾部屬

此外,有些總裁還有講排場、好比較的毛病,他們喜歡互比誰的薪水高、轎車多,並以蓋更氣派的大廈來滿足自己的優越感。

管理作風強硬、獨斷,也是總裁的危機。曾擔任新英格蘭銀行首席總裁的康諾利,被屬下形容成易怒、具雙重性格的獨裁者。在五年總裁任內,他的管理作風就是「完全控制」,結果都造就一群被嚇壞的、唯唯諾諾的部屬。他的剛愎自用造成公司嚴重虧損,最後不得不將他開除。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還有一類陶醉於塑造自我形象的「政客型」總裁。他們忙著參加各種公共活動,以致不能有效執行分內工作。

許多總裁即使到了任滿該交接的時候,仍然緊緊抓住職位不放,甚至不惜暗中傷人。一位企業總裁就曾經在九年的任期內,將三位法定繼承人逐出公司大門,「只因為他們沒有事事順從,」一些瞭解內幕的主管表示。

僕人領導風格

雖然多數總裁在業績壓力下,可能只會出現上述幾項個別的症狀,稱不上患了嚴重的怪病,但是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傷害員工士氣。

事實顯示,如果總裁和下屬之間出現嚴重的隔閡,員工對上司失去信心,士氣常會因而瓦解,接著就是生產不力、上下對峙,有時甚至會導致公司倒閉。譬如新英格蘭銀行便是以破產終局。

然而,這種總裁易患的毛病也非絕症般無藥可救。一些優秀的企業領袖就成功地避免掉入權力的陷阱。他們的「處方」包括:

.限定總裁的特權。總裁所享受的排場會造成他和員工的距離、這也是美國航空公司首席總裁昆德規避許多特權的原因之一。「我不想讓別人認為,除了工作能力之外,我和他們有什麼不同,」他說。

.將注意力擺在工作本身。許多備受推崇的總裁對於外界委聘都會自我設限。西屋電器的前任總裁鄧福斯說:「你必須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不」。」

.不要假設領導權的定義就是強硬、粗暴。赫曼家具公司前任總裁迪普利最喜歡一本叫做「僕人領導」的書,書中將企業領袖形容成屬下的僕從,因為「他必須幫員工排除任何工作上的障礙」。

.開放溝通管道。美國航空公司每年都會舉行一次溝通會議,由總裁昆德和其他高階主管接見來自全國各地的員工代表,共同討論業務,並回答問題。墨克藥廠的伐傑勒斯則是到處巡視,和員工一同聊天排隊吃自助餐。

此外,分散決策權,由一群主管而非總裁個人負全責;或挑選相當比例的外人參與董事會,以監督總裁的作為,都是可行之道。遵循這些方法的總裁,不僅能免於感染總裁怪病,他們領導主管、員工共同促進公司利益的勝算也比較大。

(取材自Business Week)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